2017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
( 课程代码: 03709)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 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
选择题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 4.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理论联系实际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 C.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1、【答案】 D
【解析】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2、【答案】 C
【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是关于世界如何
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D. 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
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3.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是相对的、有限的。这是一种 A.诡辩论的观点 C.实用至受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3、【答案】 B
【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是关于世界如何
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 事物的特殊矛盾 D. 事物的主要矛盾
C.事物的外部矛盾
4、【答案】 A
【解析】
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
系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D. 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5、【答案】 B
【解析】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是: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
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
6.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D.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答案】 D
【解析】
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
A.把握事物现象 B.揭示事物本质
C.追求自我实现 D.改造客观世界
7、【答案】 D
【解析】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是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可以自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D. 理性认识可以自动回归到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8、【答案】 A
【解析】首先,理性认知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知为基础;其次,
感性认知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知;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与追求,其
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法治
D. 厚德、包容、求是、创新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9、【答案】 C
【解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
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
10. 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是
A.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
D. 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
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
10 、【答案】 A
【解析】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