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乐峰中学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无答案)
(满分150,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号数 成绩
卷首语:
这是我们进入初中生涯的第一次全面考察,请相信:用你们认真和冷静的态度,用你们聪明和机灵的智慧,用你们独特和新颖的思维,书写出一份让自己满意的人生答卷!
一、语基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造诣(zhǐ) 冗长(rǒng) 撰文(zhuàn) 泯(mǐng)然 ....B.戏谑(xuè) 诽谤(bàng) 辍学(chuò) 哽咽(yān) ....C.机杼(zhù) 憧憬(chōng) 揶揄(yé) 辔(pèi)头 ...D.铿锵(kēng) 毛坯(pēi) 滑稽(jī) 虐杀(lüè) ....2.根据提示填空。(3分)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líng dīng( )( )地显出qiáo cuì( )( )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 ),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 )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3.补写上下句。(6分)
⑴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⑵海内存知己, 。 ⑶数声风笛离亭晚, 。 ⑷怀旧空吟闻笛赋, 。 ⑸ ,风烟望五津。
⑹沉舟侧畔千帆过, 。 4.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6分)
⑴《论语》中揭示学与思之间的辨证关系的是: , 。
⑵《木兰诗》中描写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是: , 。
(3)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
5.文学常识积累:(7分)
《木兰诗》选自 代 编写的《 》,它与
《 》并称“乐府双璧”。
《乘船》选自《 》,作者 ,是南朝宋文学家,它是古代 集。 6. 拓展运用(6分)
初一(1)班的教室门前被邻近的初一(2)班同学倒了一堆垃圾,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甲同学气愤地说: (2分)
乙同学按捺不住报复的情绪说: (2分)
你身为初一(1)班的班长,听了这些议论,为维护环境卫生和班级间的团结,你(2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2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7.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⑵稍稍宾客其父 ...⑶不能称前时之闻 ⑷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劝
导
同
学
们
说
:
8.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余闻之也久 B传一乡秀才观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邑人奇之 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或以钱币乞之 ⑵不能称前时之闻
10.文中“书具”就是“文房四宝”的 、 、 、 (2分)
11.用自己的话概括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8分)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用原文的话写出导致他可悲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 ”。
12.如果你也有某种天份,可是父亲却不理解而没让你的才华继续发展时,你能想到什么办法来劝说父亲?请简要谈谈。(不少于20字,2分)
(二)阅读选文,回答问题(18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