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生物 课时作业(六)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 21:48: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解析] (1)由图示信息可知:图1中结构A为感受器,结构B是传入神经,结构E是效应器。

(2)图2中结构①是突触前膜,因为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若给结构D施加一短暂有效刺激,在结构B上不能产生兴奋,甲处为突触,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不能反向传递。

(4)已知某化学物质与图2中④受体牢固结合,导致②神经递质不能和④发生作用,进而使效应器不能对刺激做出应答。若先用该化学物质处理结构甲,再给结构A施加短暂而有效刺激,神经递质不能和④发生作用,不能传递兴奋,则施加刺激前后结构③内外电位不变。

[答案] (1)传入神经 E (2)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不能 轴突

(4)受体 神经递质 不变

12.根据神经系统部分结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________,其上分布着许多重要的中枢,如⑥和⑦分别是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________以及控制机体的________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打字员熟练的指法主要是由[ ]________发动和[④]________进行协调共同完成的。 (3)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让人叹为观止,她们要理解指导教师的手语,首先要通过[ ]________中枢。

(4)盲人“阅读”盲文,首先要通过大脑皮层的[ ]________中枢和[ ]________中枢;理解盲文含义,则要通过________中枢完成。

(5)大脑皮层S区受损,将会导致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功能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等活动。

[答案] (1)最高级中枢 感知 反射活动 语言 学习 记忆 思维 (2)② 大脑 小脑 (3)① 视觉 (4)⑥ 躯体运动 ⑦ 躯体感觉 语言 (5)能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谈话,但不会讲话

[能力提升练]

13.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①②③表示反射弧中的部分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5 -

( )

A.图中②是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

B.发生反射活动时,兴奋传导的方向是①→②→③

C.给b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a、c两点中只有c点可测到膜电位变化 D.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

A [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可以位于脊髓,A错误;发生反射活动中,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沿传入神经①传入到神经中枢②,神经中枢的“指令”沿传出神经③传达到效应器,B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给b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a、c两点中只有c点可测到膜电位变化,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正确。]

14.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B.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

C.传出神经元兴奋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D.传出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

B [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是不会减弱的,A错误;静息膜电位的形成与K的外流有关,故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B正确;传出神经元兴奋时膜对K的通透性降低,对Na的通透性增大,C错误;膝跳反射中传出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的神经递质,D错误。]

15.为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下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下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任氏液成分(g/L) 成分 NaCl KCl CaCl2 NaHCO3 NaH2PO4 葡萄糖 含量 6.5 0.14 0.12 0.2 0.01 2.0 +

- 6 -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Na/K比与体液中________的Na/K比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理化性质及神经调节。

(1)根据血浆中H2CO3/NaHCO3、Na2HPO4/NaH2PO4构成的缓冲对能调节血浆的酸碱平衡,可知任氏液中NaHCO3、NaH2PO4能维持酸碱平衡。Na主要存在于蛙的细胞外液中,而K主要存在于蛙的细胞内液中,任氏液中Na/K比值与细胞外液中的Na/K比值接近。

(2)任氏液的浓度接近蛙的坐骨神经细胞和腓肠肌的细胞内液的浓度,如果提高任氏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任氏液的浓度就会高于坐骨神经细胞和腓肠肌的细胞内液的浓度,导致细胞失去水分,影响坐骨神经细胞和腓肠肌细胞的代谢活动。

(3)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的坐骨神经属于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而坐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腓肠肌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会产生动作电位,同时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使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

(5)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不能被水解,使腓肠肌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即腓肠肌一直处于收缩状态;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坐骨神经上的兴奋就不能传给腓肠肌,使腓肠肌一直处于舒张状态;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影响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坐骨神经上的兴奋不能传给腓肠肌,使腓肠肌一直处于舒张状态。

[答案] (1)NaHCO3、NaH2PO4 细胞外液(组织液) (2)细胞失水 (3)传出神经、效应器

(4)产生动作电位 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 7 -

- 8 -

高中生物 课时作业(六)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lomm7t2bg4ddq3430jm4g4gh0kzl900yh7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