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性教学课件具体分别为:一、承载观念的手工艺 二、由材料介入 三、观念及其衍生物四、触觉传达 五、主题元素 六、场的空间。
第一章节是因综合材料由材料进行构思与表述而追溯的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导出现代综合材料语意中继承传统手工艺的价值。
第二章节为课程的核心内容,指出材料构思的源起,材料表现与绘画的联系。 第三章节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材料选择训练而形成的非具像的观念的产生起因。 第四章节强调了综合材料因材料说话而造成的触觉结果,指出本课程的性质特征。 第五章节突显了今天教学改革出较为新颖的以主题元素作为创作切入的主题性教学的具体方法。
第六章节为综合材料课程产品结果的社会运用与表现 4.参考书目:
a.《诗意的空间,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上海人美 b.《世界装饰艺术新追踪》辽宁美术 c.《绘画综合材料》吉林美术
d.《材料与表现》黑龙江美术 e.《现代绘画材料研究》江西美术 f.《概念的工艺设计》江西美术 g.《现代手工艺,木艺》江苏美术
h.《现代手工艺,金属工艺》江苏美术 i《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上海书画 j《材料新视觉》湖南美术 5.扩充性资料
针对课程的改革取向,为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课程小组主动编撰调集扩充性的资料,其中包括:
① 材料性状的汇编 ② 工具性状的汇编
③ 材料在不同装饰作品中的使用汇编
④ 中国古代、世界近代装饰作品的材料使用典范汇编 上述资料以数字方式存录传放于学生使用。
扩充性资料还包括了国内翻译出版的国外相关教材,主要有: 1、[美]爱德华 张索娃译《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海南出版社 2003 2、[英]索斯马兹 莫天伟译《视觉形态设计基础》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3、[瑞士]伊顿 朱国勤译《设计与形态》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
4、[美]阿恩海姆 滕守尧译《视觉思维》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6
5、[英]奥斯本 阎嘉 黄欢译《20世纪艺术中的抽象与技巧》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8 6、顾大庆《设计与视知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7、[美]汉娜 李乐山译《设计元素》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 8、[美]伊拉姆 李乐山译《设计几何》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 3.工具、材料:
(纸、笔、颜色、小型、剪、拼、贴等基本工具)
第三单元
1.课程标准
1.1内容: 当代综合材料表现艺术作品鉴赏。周边地区专题考察与相关材料市场调研,收集资料。
备选主题教学课题:“凝视自然”
1.2性质: (课题陈述)要求集中表现使你感动的东西。在提高素描能力的基础上,加强画面的构成能力。要求用素描(淡彩)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方案稿,并确立表现思想的主要材料、工艺手段与程序方式。 1.3作业数量、规格: 数量:1 规格及形式:不限
1.4作业质量描述: a.要求集中注意力并以新的视觉,用心感受自然界的材料特性、本质、内在精神及创造性地运用材料规律,处理不同材质结构与造型、色彩等绪艺术元素。 b.以观察和发现的自然形态直接用来表达一定的感觉和观念,初步认识更为广义的绘画概念。
c.运用一定的制作工艺与手段,能较完整、清晰,艺术性地反映出构思画面,表现出一定的材质、光感,反映出作品创意与内涵以及人文精。 1.5课时与学分: 48学时/3学分 2.考核标准与程序:
2.1标准: a.理论考核:视具体情况定b.演练创作考核:打分
2.2程序: 考试作业评分采用“考试评分方案三”a. 观注材料新颖度,打分b.阐述创作构思思想(方案能力)打分c.制作过程与程序,打分 d.最终面貌,打分e.学习态度,打分 3.工具、材料:
(根据排课老师专业方向,使用相关范围的所有制作工具及材料) 理论教学使用《综合材料》指导性教学课件
指导性教学课件具体分别为:一、承载观念的手工艺 二、由材料介入 三、观念及其衍生物四、触觉传达 五、主题元素 六、场的空间。
第一章节是因综合材料由材料进行构思与表述而追溯的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导出现代综合材料语意中继承传统手工艺的价值。
第二章节为课程的核心内容,指出材料构思的源起,材料表现与绘画的联系。 第三章节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材料选择训练而形成的非具像的观念的产生起因。 第四章节强调了综合材料因材料说话而造成的触觉结果,指出本课程的性质特征。 第五章节突显了今天教学改革出较为新颖的以主题元素作为创作切入的主题性教学的具体方法。
第六章节为综合材料课程产品结果的社会运用与表现 4.参考书目:
a.《诗意的空间,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上海人美 b.《世界装饰艺术新追踪》辽宁美术 c.《绘画综合材料》吉林美术 d.《材料与表现》黑龙江美术 e.《现代绘画材料研究》江西美术 f.《概念的工艺设计》江西美术 g.《现代手工艺,木艺》江苏美术 h.《现代手工艺,金属工艺》江苏美术 i《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上海书画 j《材料新视觉》湖南美术 5.扩充性资料
针对课程的改革取向,为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课程小组主动编撰调集扩充性的资料,其中包括:
① 材料性状的汇编 ② 工具性状的汇编
③ 材料在不同装饰作品中的使用汇编
④ 中国古代、世界近代装饰作品的材料使用典范汇编 上述资料以数字方式存录传放于学生使用。
扩充性资料还包括了国内翻译出版的国外相关教材,主要有: 1、[美]爱德华 张索娃译《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海南出版社 2003 2、[英]索斯马兹 莫天伟译《视觉形态设计基础》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3、[瑞士]伊顿 朱国勤译《设计与形态》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 4、[美]阿恩海姆 滕守尧译《视觉思维》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6
5、[英]奥斯本 阎嘉 黄欢译《20世纪艺术中的抽象与技巧》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8 6、顾大庆《设计与视知觉》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7、[美]汉娜 李乐山译《设计元素》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 8、[美]伊拉姆 李乐山译《设计几何》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
附课题案例选目:(各任课教师可根据工艺技术的特长,在保证64课时的情况下,按照理论课时8课时,实践教学56课时的比例,自由选择课程主题的组合实施教学) 课题1 感知手艺
课题目标:传统的工艺美术由于历史的悠久,经过长期而漫长的发展,它的审美标准、规格比例、材质选料、使用途径等层面已经渐渐固化了自身的概念。而课题1感知手艺。则综合性学习优秀传统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步骤,材料、工艺的特性,通过经典手工艺作品的图解。改善匠术教育在思想的缺失及判断标准混乱的现状,以手巧而心灵而得心应手而手脑合一。
设计阐释:课题1感知手艺。以概念的工艺设计是传统概念的叛逆或改造,从技术、审美、功能上更加丰富、更加现代人多样化的需求。于是融各种材料(工艺)于一体的,更注重于材料的特性、本质、内在精神及创造性地运用材料规律,处理不同材质结构与造型、色彩等诸艺术元素的课程“综合材料”教学应营而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