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l35.5 Na23 Fe56 Ce140
第I卷(选择题 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其中不含下列哪种元素( ) A. N 【答案】B
【详解】蛋白质是由氨基酸以“脱水缩合”的方式组成的多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物质,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氮元素,不含硅元素,选B。 2.常温下,下列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 ) A. F2 【答案】A
【详解】F2氧化性强极,与水剧烈反应置换出氧气,Cl2与水反应是可逆的,Mg在冷水中就可以反应,但反应的很慢,Fe不与水反应,选A。 3.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类的是( ) A. 硅石 【答案】A
【详解】硅石主要成分是SiO2,属于氧化物,重晶石主要成分是BaCO3,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石膏主要成分是CaSO4,都属于盐,选A。
4.下列阴离子中,不能用于区别Fe2+、Fe3+两种离子的是( ) A. OH- 【答案】C
【详解】A. OH- 可与Fe2+反应生成白色Fe(OH)2的白色沉淀,与Fe3+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A可以区别,不选A;
B. SCN-与Fe2+不反应,与Fe3+反应,溶液显红色,B可以区别,不选B; C. SO42-与Fe2+、Fe3+都不反应,C不可以区别,选C;
D. I-与Fe2+不反应,与Fe3+反应,生成Fe2+,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D可以区别,不选D。
5.粗盐提纯中不涉及的化学试剂是( )
B. SCN-
C. SO42-
D. I-
B. 重晶石
C. 石灰石
D. 石膏
B. Cl2
C. Mg
D. Fe
B. Si
C. O
D. C
A. Na2CO3 【答案】B
【详解】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可溶性杂质,分别用Na2CO3、NaOH、BaCl2除去,以及最后加入适量HCl除去剩余的OH-、CO32-,所以不涉及HNO3,选B。 6.下列材料的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 “玉兔二号”铁合金筛网轮 C. 酚醛树脂手柄 【答案】D
B. HNO3
C. HCl
D. BaCl2
【详解】A. 铁合金主要是含有金属铁元素和碳元素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且铁不是主族元素,A不符合;
B. 医用聚乙烯无纺布防护服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不符合; C. 酚醛树脂手柄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不符合题意; D. 碳化硅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ⅣA族,D符合。
7.1991年中科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InZ=49)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纳为国际新标准,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In属于金属元素 B. In(A=115)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差值为17 C. 原子半径:In>I D. 碱性In(OH)3>CsOH 【答案】D
【详解】A. In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
B. In(A=115)的质量数为115,质子数为49,中子数为66,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差值为17,B正确;
C. In和I都是第五周期元素,In是49号元素,I是53号元素,同一周期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半径减小,其原子半径为:In>I,C正确;
D. 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ⅢA族,铷(Rb)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IA族,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越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弱,因此碱性:RbOH>In(OH)3,铷(Rb)与铯(Cs)都位于第IA族,同一主族,核电荷数越大,金属性 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CsOH>RbOH,所以CsOH>In(OH)3, D错误。8.下列现象或操作一定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焰色反应
B. 石油的裂化
C. 萃取
D. 丁达尔效应
的D. 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
B. 医用聚乙烯无纺布防护服
【答案】B
【详解】A.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它并未生成新物质,焰色反应是物质原子内部电子能级的改变,通俗的说是原子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不涉及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 石油裂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符合题意; C.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内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的方法,没有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 丁达尔效是应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点睛】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分清楚上述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核心是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9.如图,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不涉及的实验现象是( ) ...
A. 气体的黄绿色变浅至消失 C. 试管内水面上升 【答案】D
B. 试管内壁上有油珠附着 D. 试管内有白烟生成
【详解】A.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取代,随反应进行,氯气的浓度减小,试管中气体的黄绿色变浅至消失,A正确; B. 光照条件下,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烃,液态氯代烃是油状液滴,B正确; C.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为氯化氢和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都是液体,一氯甲烷、氯化氢为气态,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试管内液面上升,C正确;
D. 反应有氯化氢生成,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试管内有白雾,无白烟出现,D错误。 10. 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具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C3H7Cl
B. C3H8
C. CH2Cl2
D. CH4O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据此可知选项BCDA中存在同分异构体,CH3CHClCH3,中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可以是CH3CH2CH2Cl、答案选A。
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洗涤BaSO4固体中吸附的Na+和Cl—,最好用下列试剂中的( ) A. BaCl2溶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洗涤BaSO4固体中吸附的Na+和Cl—,不用含Na+和Cl—的溶液洗涤,根据同离子效应,还要尽量减少BaSO4固体的溶解,选用Na2SO4溶液最好。选B。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12.对一个可逆反应来说,升高温度下列物理量一定增大的是( ) A. 反应速率 【答案】A
【详解】A. 升高温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A正确; B. 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向移动,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减小,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向移动,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增大,B错误;
C. 催化剂都具有一定的活性最强的温度范围,绝大多数的催化剂,升高温度,活性增强,但温度过高,催化剂会变性,C错误; D. 焓变只与反应的始态与终态有关,D错误。 13.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CH3-CH3+Br2B. 2CH3CHO+O2
CH3-CH2Br+HBr 2CH3COOH B. 平衡常数
C. 催化剂的活性
D. 焓变
B. 稀H2SO4
C. Na2SO4溶液
D. 蒸馏水
C. CH3-CH=CH2+Br2?CH3-CHBr-CH2B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