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考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考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__球体_。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从“盖天说”和“浑天说”、到 麦哲伦 (葡萄牙人)环球航行。 地球的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_4万_千米
考点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 公转 绕谁转 方向 周期 地理意义 地轴 太阳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1天 1年
考点3、经线和纬线、
纬线和纬度 以赤道为中心,向北划分的90°称 北纬 ,用 N表示;向南划分的90°称 南纬,用 S表示。 东西 昼夜交替 四季 时差 五带 经度和纬度、经纬网判定位置 划分 经线和经度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划分的180°称 东经,用W表示;向西划分的180°称西经,用 E表示。 指示方向 特殊度本初子午线:0° 数 赤道0°回归线23.5°极圈66.5°极点90° 南北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是 赤道 ,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是 20°W和160°E经线圈 。 用一个 经度 和一个 纬度 ,可以在地球仪上确定一个地点。 考点4、在地图上判定方向、量算距离 1、地图上判定方向
①根据经纬网判定方向②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③“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地图上的比例尺
实际距离的单位为km,图上距离的单位为cm。
考点5、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第 1 页1 共 6 页
考点6、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
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 详细 , 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内容 简略 。
上海世博会园区图 长江三角洲交通图 中东地理位置图 地图的判读要注意:
①一定要读标题,清楚本图表示哪方面的地理内容; ②认真阅读图例,明确本图反映的地理要素;
③认真审题,根据题目要求仔细读图,找出需要的地理信息; ④用准确的地理语言回答问题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考点1 地球上的海陆比例
地球表面三分陆地 ,七分 海洋 。我们习惯上称“地球”,是因为 我们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 。
考点2 七大洲和四大洋
记住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相对位置; 局部图的辨读。
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亚洲 ,最小的是 大洋洲 。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太平洋 ,最小的是 北冰洋 。
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纬度最高的大洋 北冰洋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南极洲 、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北冰洋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 河、大高加索山和 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 运河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考点3 板块构造学说
第 2 页2 共 6 页
一般来说板块 内部 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 交界 地带地壳活跃, 多火山 、 地震 。 地球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①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亚欧板块和 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考点梳理】
1、判断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
的?: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天气) B、昆明四季如春 ( 气候) C、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气候) D、南极洲终年严寒 ( 气候 )
天气 气候 概念 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 多变、不稳定 相对稳定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14时前后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 一年中,北半球陆地上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 相反。
(2)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 ,海洋气温 低 ;
冬季陆地气温 低 ,海洋气温高 。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0.6°C 。 (3)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般来说,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 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 降低 。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 多 。 中纬度地区大陆沿海降水 多 ,内部地区降水 少 。 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 少。 4、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两个主要构成要素:气温和降水。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 、地形因素 、 海陆因素 (3)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地形因素
②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较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纬度因素 ③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海陆因素 5、写出主要国家(地区)的气候及其特点:
印度: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中东 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特点: 全年炎热干燥 欧洲西部大部分属于 温带海洋性 气候 特点:全年温和多雨
华北平原(北京)温带季风气候 ;长江中下游平原(南京)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 3 页3 共 6 页
珠江三角洲(广州)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双版纳 热带季风气候 日本
【考点梳理】
考点1、地理位置、范围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处中纬度,绝大部分北温带(五带); 海陆位置:在亚洲的东北部,太平洋的西岸,四周海洋环绕,是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西北隔着日本海同俄罗斯、朝鲜和韩国相望。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首都东京。
2.范围:日本的领土主要由 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 四个
大岛组成,它们和周围众多的小岛一起组成了日本群岛,其中 本州岛面积最大。
3.读图主要岛屿:A北海道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临近海洋:①太平洋 ②日本海 ④濑户内海 考点2、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地形特点: 日本的地形以山地 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且多位于沿海,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 。富士山作为日本的象征,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座活火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考点3、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原因: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者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日本的传统民居多采用质地较轻的材质建筑。为什么?
考点4、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海岸曲折,
港湾优良——神户、横滨最大海港 1.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①城市、人口集中,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②产品主要出口
③原料、燃料主要依赖进口 ④港口条件优越
2. 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地
石油 中东 煤炭 铁矿石 3.日本主要工业区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 考点5、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民族构成单一,99%以上为大和民族,传统服装—和服 印度
【考点梳理】 考点1、位置和地形
(1)印度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其首都是新德里。
(2)印度的领土主要位于 热带和 亚热 带。
东临 孟加拉湾 ,西临 阿拉伯海 ,南临 印度洋 。我国位于印度的 北 方向。
第 4 页4 共 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