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奇妙的倒影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冀教版三年级美术《奇妙的倒影》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通过学生们的观察进而引出对印这一方法及其对印的步骤过程。 再欣赏更多
作品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欲望。然后,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创作空间,让学生充分想 象、自由创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 操作能力。最后,师生共同鉴赏作品。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培养学生欣赏 美、鉴赏美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让学生成 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教材分析本堂课是冀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二课。倒影是我们生活中较 为常见的现象,一般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容易出现。倒影具有恬淡、宁静之美, 是艺术家们乐意表现的题材。本课中出现的作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弓I导学生欣 赏这些优秀美术作品之后,要让学生明白:懂得取舍,确立景物的主体,再配以 适当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媒材,是表现的关键。
这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我以游 戏
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在学习中尝试综合性的美术活动 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造,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引导
学生积极探索倒影的产生,利用对印的方式表现美术作品,既简便又容易出好效 果,巧妙、逼真。倒影的表现方法有利于学生对这种新的造型表现形式表现出极 高的兴趣,因而我在教学时,努力想办法把学生的这种兴趣激发出来。在引导学 生体验对印的奇妙后,获得创造的乐趣,并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不仅要在画 面上创新求异,在作画工具、程序上也可以想出新办法来,以获得新的效果。
学情分析 我教授的班级是三年级,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的形式分成 6组,
目的是便于孩子们实际操作和相互学习,并有意培养他们团体合作的精神,让学 生愿意在小组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感受对印的乐趣,能够利用对印的方法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喜欢对印这种具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 以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难点:利用对印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教学流程示意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二) 、 情境教学认识倒影。
(三) 、欣赏倒影画作
(四) 、讲解倒影画法
(五) 、尝试练习
(六) 、自由作画
(七) 、作业讲评、全课总结
(八) 、课下创作一张倒影作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放松一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
一首优美的歌曲想不想听呀?
那好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欣赏歌曲。
优美的歌曲听完了,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呀?说给老师听听。
(出示图片)旁白: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影着这样的山, 我们要是乘上竹筏小舟,那可真是 人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小学美术教案
(二)、 情境教学认识倒影
1. 找相同点
出示图片,真实的桥和倒影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
2. 找不同点
(同一张图片)仔细观察那么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吗?(板书:波纹)
3. 找分界线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真实的景物和倒影是连在一块儿的?他们之间 有一条线,那条线我们就叫作:分界线(板书)。
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这些作品的分界线。(出示多张图片请学生上台来找)
(三) 、欣赏倒影画作
1. 油画
2. 水彩画
3. 国画
4. 卡通画
(四) 、讲解倒影画法
1. (出示图画:《鹅》)
同学们,这张画怎么画出来的?
1景物和倒影之间分得太开;2上面的景物不能完全印下来。
怎么改进一下他的方法呢?(生:先折,然后画,再印。)
(教师演示讲解:1将纸对折;2将纸展开来,沿着对折的这条线进行画画, 这条对折的
线就是分界线;3再对折,用手轻轻地按;4打开来倒影就有了。)
2. (再一次出示图画:《鹅》)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张图画,真实的鹅和倒影的鹅还有哪里不一样?(生:倒 影上还有波纹)
好,我们也给这张倒影画上波纹。(教师演示画波纹)
(五)、尝试练习
1. 现在也请同学们画一张和老师一样的一幅画。(学生尝试练习)
2. 教师根据学生在画画中出现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讲解:
1) 颜料加水太多,对折印后颜料涔开来。
2) 画好后很长时间再印,颜料太干倒影印不出来了。
3) 波纹画好后不能再印,否则要印到天上去的,就不对了。
4)波纹画的时候尽量要画得细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