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周至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内外比较
作者:王红霞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12期
【提 要】 本文分析比较周至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内部、外部差异。用对照法比较方言内部几个代表点的差异,从音节和意义的角度比较周至方言亲属称谓词和普通话亲属称谓词的差异。
【关键词】 周至;亲属称谓词;内部差异;外部差异
周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的秦岭、渭水之间,为陕西最古老的县份之一。古称盩厔县,1964年简化为周至。周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该县境内方言可大体分为四个小片。第一小片,以终南镇为代表的东乡话;第二小片,以二曲镇为代表的西乡话;第三小片,以富仁乡为代表的方言狭岛;第四小片,以板房子为代表的山里话。[1] 一、各代表点方言之间亲属称谓词的差异
周至方言中,前三方言小片位于周至县北区,地处浅山平原,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人口是百分之九十八,是周至方言的代表地区。这三小片方言虽然有一定的地域差异,但无论在语音方面,还是词汇方面都有很大的一致性。第四小片方言位于县城南区,地处深山,人口只有0.9万人,都是清嘉庆年间及以后,从湖广、四川、紫阳、镇巴等地迁移过来的难民。也有从关中平原迁入山里逃荒的人。因此,相对而言和周至北区方言差别较大,尤其亲属称谓语方面,自家坚持自家的传统叫法。在笔者调查的过程中,当地人都一致认为他们山里话是“南腔北调”,亲属称谓语大都保持着各自家族的叫法,尤其对自己祖父母、父母亲的叫法更是五花八门。综上,因为北区内部差异不大,而南区和北区差异较大,因此本文比较周至方言亲属称谓词的内部差异,侧重比较南区“山里话”和北区的差异。
我们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编制的《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中的亲属称谓词条目为基础,针对周至方言的实际略微增减,共有68条基本亲属称谓词语。以此作为周至方言亲属称谓词内部比较的基本依据。将周至、板房子陈家、板房子徐家、沙梁子四个代表点的亲属称谓词异同进行比较。[1]
下面分类对照内部有差异的方言词汇,一般不注音。一词有几说的一般采用最常用的背称面称都用的,如果没有背称面称都用的,则选背称说法。[2]板房子徐家写为板房子1,板房子陈家写成板房子2。
二、周至方言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亲属称谓词的差异
周至方言作为中原官话的一种小方言,其词汇和普通话存在较大差异。本节比较两者的差异,比较条目以周至话老派为主,必要时采用其他点的个别词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