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集锦(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6:36: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晏子使楚》(共16分)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给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意思。(4分)

晏子将使楚 ( ) 今方来,吾欲辱之,( )

王曰,何坐?( ) 齐人固善盗乎?( )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楚王赐晏子酒 B. 圣人非所与熙也 C.便索舆来奔丧 D. 因恸绝良久

3、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实/味/不同 B.其/实味不/同

C.其/实味/不同 D.其实/味不/同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9)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10)圣人非所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5、课文的人物性格刻画鲜明,寥寥数语,就把人写活了,请用一个词概括晏子的性格特点。

6、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从容以对,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设喻,使楚王十分尴尬,

其实“橘”指的是:国人,“枳”指的是:国人。(2分)

参考答案:

1.出使代晏子犯罪本来 2.B 3.C 4.略 5.能言善辩不卑不亢 6.齐楚 李生论善学者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王生好学而不得发。其友李生问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以谓之善学也 京中有善口技者

B.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信义著于四海 C.吾悉能志之 志虑忠纯 D.王生不说 诣太守,说如此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友李生问曰”中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而计其长曾不盈存(《核舟记》)

B.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记》) C.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D.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参考答案】

5.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的掌握情况,难度较大。A选项中的“善”均为“擅长”之意;B选项中的“信”分别意为“真、确实”和“诚信”;C选项中的“志”分别意为“通‘记’,记住”和“志向”;D选项中的“说”分别为“能‘悦’,高兴”和“陈述”。

6.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其”的用法,难度中等。“其友李生问曰”中的“其”字为代词,意为“他的”,A、B、D选项中的“其”均为此意,只有C项中的“其”是语气副词,起加强证据的作用,在本句中可翻译为“一定”“务必”等。 包拯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2.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B.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C.拯性峭直,恶吏苛刻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满井游记》)

D.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闻者皆惮之惮:______________

(2)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布衣:______________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2)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 15.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4分)

A.包拯为官机智,善于断案,曾判过一起瞒报私杀耕牛的案件。 B.包拯出使契丹,能言善辩,回击了契丹的发难,不辱使命。

C.包拯为官廉洁,亲近百姓,他的笑比黄河水还要清澈。

D.包拯办案允许百姓到跟前陈述案情,使办事的小吏不敢欺瞒。

E.包拯生活简朴,对子孙要求严格,想方设法预防他们贪赃枉法。

【参考答案】

12.D(2分)[A.来因为;B.表顺承表修饰;C.凶残通“无”,没有;D.不久。]

13.(每词1分,共2分)

(1)害怕;(2)平民,百姓

14.(每题3分,共6分)

(1)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吗,满一年没有拿一方砚台回家。

(2)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

15.AC(选对1个给2分,共4分)[C项应理解为“他的笑和让黄河水变清一样是不可能的”;E项应理解为包拯让牛主人将被盗贼割了舌头的耕牛杀掉,并非瞒报私杀耕牛,与文章文意不符。]

白侯之贤阅读及参考答案

三衢沈君持正,盛称其守白侯①之贤。予问之曰:“侯定科繇②如何?”曰:“豪者善避役,役多在贫人。侯察其奸,以田定赋③,一州服其平。”“侯律己何如?”曰:“侯清约者,饮衢水外,一物不烦衢民。每旦徒行入府署,野夫不识,与争道,不问④。”“侯驭吏何如?”曰:“吏抱案立左右,唯侯言是裁,不敢以意出入之。去年春,天子嘉之,衢人成为侯荣。”

予问己,顾谓二三子曰:“昔予闻兰溪吴德基言若此,今持正义盛称其贤。白侯之贤信己。”

(选自明代宋濂《书白衢州》,有删减)

【注释】

①白侯:指白景亮,字明甫,时任衢州路总管。②繇(yáo):徭役。③赋:税。④问:问罪,责难。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豪者善避役 (2)顾谓二三子曰 (3)白侯之贤信己

搜索更多关于: 2014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集锦(含答案) 的文档
2014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集锦(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mbb81d47e3y3j84w1h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