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 14:33: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江西省婺源许村小学 程莉芬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引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原动力,它能激发学习主体—学生的自主性与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诱因和刺激有效的激励,唤醒学生的内驱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更新观念,重视学习动力

1.把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作为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

著名教育家鲁清认为:教育更重要的是发展人之发展的动力。内驱力是一粒种子,有了它,学生就能向着不同的个性特长、不同的发展方向发展,只有把知识变成能触动学生思想、情感的东西,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把学生的潜能尽可能挖掘出来,释放出来,把学生的学习效能提高到最大限度。

2.充分相信学生主观上是想学好的。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蔡林森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好是指在原有基础有发展,纵向比较多于横向比较)。确立这一观点,教师方能相信学生、亲近学生,方能用期待的目光、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

二、灵活组织教学,激发内在动机

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有些孩子天生就能自动自发地学习,对学习有高度的兴趣,但大多数学生则需要教师去鼓励、刺激他们内在学习动机。

1、求奇法

创设新奇的环境,让学生有一个新奇感,唤起学生内驱力。如:有些教师上课时教学方法很独特,教具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安排,使学生感到新奇,学生上的课时积极性就很高。 2、求新法

创设新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新颖最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又能激活许多认知因素,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力图不断变化,使学生保持新鲜感,教学时在抽象的材料中,插入有关个人的奇闻轶事或插入有关人的故事,使学生认知内驱力不断地得到激发。 3、求趣法

创设趣味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有一种趣味感触。多创设一些形象性、直观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操作游戏,驱使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组织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为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4、质疑法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思维的火花,学习是以发现问题为开始,解决问题为结束。学生是学习的当事人,被迫学习,被迫考试,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时间久了,学生对学习生厌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老师要试着让学生创造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质疑问题的能力,创造一种浓

烈的质疑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如果成了死水,那是老师的悲哀,学生的悲哀。不经过思维的激发和触碰,动机何以活跃?没有学习动力的课堂又有何价值?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教师作为动机的激发者,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项十分重要,并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当然,我坚信所有的老师都有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点燃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动力在课堂上轻舞飞扬!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mgsw1bama4g4gh0kzl91od1e2lmz900xu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