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七年级 课题:《第8课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时间:2017.3.4 命制人:李焕 校对人:历史 备课组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了解两宋和辽、西夏、金建立的基本情况。
2、知道北宋与辽、西夏及南宋与金的和战过程(宋辽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宋金绍兴和议、抗金英雄岳飞)。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两宋和辽、西夏、金建立的基本情况;北宋与辽、西夏及南宋与金的和战过程。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辩证的去分析评价澶渊之盟和绍兴和议。 【自主学习】 1、 政权的并立: 政权 辽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历史学科)导学案 2、政权之间的战与和: 名称 时间 议和双方 影响 澶渊之盟 宋夏和议 绍兴和议 【合作探究】
1、阅读P41宋、辽、西夏形势图,对比秦、汉、唐的疆域图,可以发现什么问题?
2、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与和?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宋夏和议、绍兴和议)?
3、岳飞抗金为什么能取得辉煌成果?千百年来,他得到人民爱戴和怀念的原因是什么?岳飞是民族英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拓展延伸】
材料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材料二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材料三 岳王庙的岳飞塑像上悬挂着“还我河山”的金匾。岳飞墓门前的照壁上嵌着明朝人书写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靖康耻”指什么?
2、材料一中的“胡虏”“匈奴”指的是什么民族?他们建立了什么政权? 3、材料二中的“忠骨”和“佞臣”分别指谁?
4、岳飞的事迹启发我们青少年今天应该如何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