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四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10:17: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 制约。因此,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查,才能看出学 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 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 要的,但应当把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只有抓住了这个 关键.才能保持正向一致和正向不一致。消除负向一致与负向不一致。

4.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 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 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 始终。

六、论述及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1.(1)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的动 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动 机之所以能影响学习效果,是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

在学习中能专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 力。反之,缺乏学习动机则学习积极性必然降低,这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习动机 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如果学习效果好,学生在学 习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绩成正比,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巩固了新的学习 需要.使学习更有成效。这样。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 环。

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考虑如何使 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由于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因此满足 学生的认知需要有利于培养新的学习需要。为此,教师应耐心有效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 题,精心组织信息量大、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要积极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以形成掌握更多知识、 探究更深问题的愿望。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多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 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2)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 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 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 中注意力,使学习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创设轻松自由的课 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 和焦虑。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 的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 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 动

性和积极性.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

生影响。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将学业成败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这可使优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使差生不至于过分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 以争取今后取得成功。

2.(1)不正确。他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 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2)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不努力。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 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3)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 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 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此外,归 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 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就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 常将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此以往,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 变为一种习得无助感。

第四章教育心理学同步训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mlpz2uxrn03gjy5zd2f62h6002tw800l6m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