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1 2 6 5 8 3 0 0 0 0 读作: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教学内容:国土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时师可以出示一组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讨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方便。
2. 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1)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3)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
能改写得正确,教师都应充分地肯定。
(4)将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改写中的基本特点,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二、实践练习。
第10页“练一练”中第1题,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方便的需要,可以多选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而不要将数据单位的改写成为单纯的为改写而改写的局面。
练习本题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具体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第2题,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较方便。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 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教学内容:近似数 教学目标:
1. 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收集的数据。
1.交流收集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的特点。
2.出示“填一填,说一说。”中的一组数据,重点讨论取不同的精确值后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中让学生发现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的数据,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观察,直至他们发现“四舍五入”的方法为止。然后,引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 二、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三、作业 练一练1、2、4 板书设计: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001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 万公顷 亿公顷:约2亿公顷。
教学内容:从结绳计数说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践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的产生。 2.让学生了解计算方法的发展。 3.让同学体会到数学方面探索乐趣。 重点:了解数的发展史 难点:数的产生 关键:实物的运用 课型:新授
教具和学具:石子、绳、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现在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呢? 谁知道我们的祖先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学生交流 二、探索新授祖先的计算方法
1.指导阅读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获取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