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2 2:48: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心校对 打印版

A.《巴黎圣母院》 B.《人间喜剧》 C.《自由引导人民》 D《格尔尼卡》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小题14分,第22小题13分,第23小题13分,第

24、25小题各10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有能力任意改变历史。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惯性,在人没有创造出强于历史惯性的力量之前,历史将沿着既有的轨道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当一个帝国或超级大国衰落后,其衰落时间都在百年以上,很少有在半个世纪内就重振雄风的现象。大清帝国、大英帝国、俄罗斯的衰落都摆脱不了这种历史惯性。21世纪的美国人是否有能力顶住历史的惯性,不让美国长期衰落下去,这是美国人面临的历史考验。未来十年,历史的惯性有利于中国的崛起,中国能否借助这个惯性加速崛起则取决于我们这代中国人了。

——阎学通《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中国参与现存国际秩序最初是从低级政治的领域开始,主要经济、金融、投资、贸易的领域。中国1980年加入世界银行,1981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加入WTO,当时叫做关贸组织。在这过程当中中国很快感觉到,中国能够从参与现存国际秩序,从国家经济、贸易机构当中得到非常大的优惠条件,中国很快成为一个很大的受益者。

但是中国对于高级政治,主要是涉及到国家安全、人权,这样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中国有相当一段时期的适应过程。既使中国加入了世界银行,中国对这样一个组织仍然是非常谨慎,因为这些组织牵涉到对中国主权的侵蚀,中国是非常谨慎的。所以中国有相当的一段时间,一开始是反对,然后是弃权,然后是不反对,但是也不参与,到最后是积极参与。

——赵穗生《中国凭什么重塑世界秩序?》

精心校对 打印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大清帝国的衰落摆脱不了这种历史的惯性”具体原因,并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是如何顶住这种衰落的“历史惯性”的?(8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对于加入现存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态度,并归纳中国加入现存的国际秩序需要注意的问题。(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中大国摆脱历史惯性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2分)

22.“历史”一词有双重内涵,一是常识意义上过去真实发生的事情,即客观史实;二是对这些事情的记载、考订、叙述,即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中国不同时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时间 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新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了人民购买力,度过了危机, 1945年2月 安定了国民生活,代替了快要到来的反法西斯战争,创立了使美国成为全部民主国家大兵工厂的准备工作。 (新政)是彻头彻尾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东西,具有很强的法西20世纪50-斯性质,新政的改良措施对工人阶级的让步有很大的欺骗性,不利于革60年代 命,是历史的反动,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消极作用。 1990年 (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精心校对 打印版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材料二:新政时期,罗斯福的举措在美国国内引发尖锐的认知冲突,现列举如下:

主要派别 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 对新政的认识 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 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激进的左派 彻底 多数民众

(1)材料一中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国对罗斯福新政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中美关系有何变化?(2分)1990年对新政的认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分)

(2)请根据上述材料,以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为例,围绕“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简要的论述(要求观点简明,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字数不少于280字)。(9分)

23.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郑观应主要经历如下:

1842年生于广东香山买办之家,深谙实业之道 1858年,16岁科场失意前往上海英商宝顺洋行 1867年7月,与爱国买办唐廷枢创办公正轮船公司。 1880年,李鸿章聘郑观应出任总办挽救了织布局窘境。

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精心校对 打印版

1883年,郑观应出任轮船招商局总办(最大民用企业) 1894年,《盛世危言》郑观应一生心血的煌煌巨著完成

————据夏东元《郑观应传》整理

材料二:郑观应批判了传统的农本商末观念和重农抑商政策,清楚地看到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主张“商务之盛衰,尤必视工业之巧拙”。郑观应主张“公使为商遣也,领事为商立也,兵船为商置也”,……主张在清王朝的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商部、商局、商务会所,提出“凡铁路、轮舟、开矿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呼吁政府“重订税则,厘正捐章”,将海关机构职务“渐易华人”。希望重现康熙盛世。

——选编自王志凯《郑观应思想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时代条件和个人经历分析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郑观应对工商业地位的看法,并归纳其发展商业的措施。(6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全面、公正地评价其经济思想。(3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重要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田归国家所有,按户按口分配。 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 年满七十岁,还田于官。 桑田为世业,不还官。 露田和桑田均不得买卖。 对于奴婢和壮牛受田亦有规定。 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任职高低,所给公田亦有规定。 其次,又相应地制定了定额赋税制度,按户纳税。

——《中华文明史》卷二

材料二 493年,孝文帝先利用卜筮制造舆论,令太常卿斋卜,筮以南伐之事,遇“革”,他立即说:“顺天应人之卦也!”群臣果被慑服,……会中,元澄稍露异见,他即厉声驳斥。会后,单独召见元澄时他又温言说:“明堂之忿,恐人人竞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

江苏省苏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mx4j9v08j9pugm7qnnb9acj39qpyw00efl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