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高职院环评专业教师下厂实践作用初探
摘 要:随着环监评专业学生就业需求的增加,社会对环评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下厂实践成为扩充教师知识面与增强实践能力的可行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专业教师下厂实践的作用,以及在下厂过程中如何从工作实践出发重新设计环评课程教学内容和更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 环评专业教师 下厂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09-01
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简称,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是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我国早在2002年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随后200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制度的颁布和实施,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愈来愈高。
1 专业教师下厂实践的必要性
社会对环评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随国家对环评的日渐重视而随之增加,对环评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自身素质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从单纯理论知识讲解转变为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教学基础、同时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最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重要的是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要求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为达到教育部增加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经历的要求,下厂实践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起到增加专业教师的实践工作经历的明显作用,还能在增加教师实践能力的同时起到尽快培养专业教师的重要作用。
2 教师下厂实践对环评专业学生培养的积极作用 2.1 以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进行课程定位 根据学院要求,笔者在徐州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下厂实践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将我院环评专业学生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我院将环评专业学生未来就业中可能涉及的工作环节、职业能力与开设课程相挂钩,课程设置以学生就业为最终目标进行针对性教学。学生课程被划分为职业基本技术和职业技术两个部分。本专业学生有专业核心课程4门,其中一门就是环境影响评价。环评课程属于职业技术部分,其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为:(1)进行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2)进行工程分析;(3)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和预测;(4)拟定环境质量控制措施及污染控制对策;(5)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报告;对应的职业能力是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评价大纲和报告。这样的课程定位得到了企业人员的认可,也为学生毕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业后能真正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打好了相应职业能力基础。
2.2 校企人员合作,组建教学团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能否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团队是保证课程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1]。因此,在下厂实践的过程中,笔者与实践经验丰富的环评工程师们组成环评单课程教学团队(工程师1人,助工1人,讲师1人)。在这样的单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能保证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能够保证真正与实际工作相联系的实践经验也能够及时的传授给学生,为环评课程的教学起到连接实践,连接工作实景的作用。
2.3 搜集大量环评现场教学素材,积累教学案例 环评课程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涉及到各类项目实体,如在环评报告表编写教学过程中就有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这一教学环节。这包括自然环境简况和社会环境简况。主要是简述与建设项目选址所在区域关系密切的自然环境状况和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现状。这就需要提供大量的地形、生物多样性等材料和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等资料。仅在环评课本上是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实例以供教学。如在环境质量状况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要重点讲述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和主要环境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