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品学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6 21:15: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寓意。

3.联想类比,由此及彼地对接现实。考生要学会寻找漫画本身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结合现实,合理联想,综合构思成文。 【即练即悟】

6.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考生在确定立意时,第一步需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漫画内容,聚焦漫画核心。漫画主要由两个人、一把椅子和两个紧握的“发光”的拳头组成。“发光”的拳头的碰撞以及年轻人和老人关于让座的观点,凸显了漫画体现的焦点问题是法律与道德的博弈。第二步挖掘漫画的社会意义。考生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漫画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漫画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漫画所要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漫画所揭示的主题——如何看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等。参考立意:公交让座不能道德绑架,道德不可违背法律;“坐”有权,不可将法律与道德对立;在法律与道德的碰撞中,应有自己的选择。

有关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的审题,考生不仅要分析给出的材料,确定写作方向,还要分析作文的标题,确定题眼。针对题眼,考生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①分析作文标题的语法特点,字字落实。偏正短语,中心词往往是写作重心,表示修饰限定的词则划定了写作的范围;动宾短语,宾语一般限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重心;并列短语,需要考虑两个词语间的关系:②分析题眼的象征意义。考生首先要探究题眼自身的特点、意义,然后再从具体特点出发,通过联想,寻找它所象征的深刻意义,理解命题者的意图。 【即练即悟】

7.(2018·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描写。 【审题指导】

题目①“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是一个关系型作文题目。首先,考生要分析材料,选取切入口,系统梳理新世纪中国的发展。考生可以从宏观着眼,谈中国在国际上取得的成果,如融入全球化浪潮、中国声音和中国方案走向世界等;可以抓住历史大事件,说明其中体现的中国力量;可以从百姓体验入手,从自身成长和周遭变化着手;可以反向思考,以批判性思维看待社会现实,在道德发展、体制机制等不足处下功夫。其次,解读标题。“新时代”指从2000年到2018年的18年,“新青年”指“00后”。“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的主体应该是“我”或者“新青年”。具体写作时,考生要把自身的成长与

1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祖国的发展相结合,思考个人成长或新青年的成长与祖国发展的关系,不能抛开国家发展只谈个人成长。

题目②中,材料的主题是建设美丽中国,养护绿水青山,这是构思这篇记叙文的起点,也是标题“绿水青山图”的深层意义。以此为基点展开想象,可写儿时记忆,故乡山水,或旅行见闻,他乡美景;也可理解为抽象的生态建设者事迹,他们化濯濯童山为青青翠岭,岂不也是一幅美图;还可写现实中的山水美景,写不尽如人意的生态现状,为其勾画建设蓝图,畅想未来生态建设的美好前景等。

1.(2018·福建福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安发布了23条人才引进新政,长沙也推出“人才新政22条”,成都则推出“蓉漂计划”,郑州也迅速实施“户籍改革”……短短几个月内,包括济南、南京、杭州、青岛、厦门、天津、重庆等在内的一些地区,纷纷加入“人才争夺战”。而面对如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如全球一体化、地区冲突加剧、中美贸易再起争端等,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天生我材必有用,面对社会与国家对人才的多元需求,作为“强国一代”,你有怎样的“成才梦”?如何使这个梦变得“有用”?请写一篇文章,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并加以阐述。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个作文题目的任务指令很明确,考生首先要理解材料中重要的句子,“面对社会与国家对人才的多元需求”,提供了具体的情境;“作为‘强国一代’”,突出写作者是“强国一代”中的一员,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跟大家说说你的想法”中的“大家”,表明写作潜在的阅读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某一类人(同

1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学、老师),也可以是抽象的群体;“说说你的想法,并加以阐述”,则提示可以采用议论文或演讲稿等文体来写作。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你有怎样的‘成才梦’”与“如何使这个梦变得‘有用’”这两问,不仅把问题由虚推向实,让考生把内心真实的想法与具体做法表达出来,展示其个性,而且要求考生对“成才梦”与“有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性思辨。

本题通过写作情境的创设,给出了明确的写作任务,要求考生有针对性地写作,回归到“我”,彰显理性思辨的能力,传递真知灼见。

2.(2018·北京海淀区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物宝藏:商司母戊方鼎、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兵马俑、西汉长信宫灯、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富春山居图……这一件件文物,见证了沧海沉浮的历史变迁,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承载着中华大地生存繁衍的智慧,告诉我们中华儿女从何而来……假如文物会说话,它会向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呢?

请你展开想象,以“假如文物会说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有细节描写,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题目是“假如文物会说话”,“假如”的意思是“如果”;“文物”,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会说话”,指的是文物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可能是形态,可能是色彩,可能是其背后的故事,也可能是其传达的精神。

1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材料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列举文物宝藏,“商司母戊方鼎、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兵马俑、西汉长信宫灯、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富春山居图”等,考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作为本次作文“说话”的主体;第二部分讲述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见证了沧海沉浮的历史变迁,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承载着中华大地生存繁衍的智慧,告诉我们中华儿女从何而来”,这些是本次作文要传达出来的东西;第三部分给出写作方向,“假如文物会说话,它会向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呢”,表明作文应是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考生可以从材料中选取文物,也可以选取材料外的文物,然后借助文物讲述与之相关的事件,传达精神和智慧。在写作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使用细节描写。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②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③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④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任选其中两则材料,根据其内容及意思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关于多则材料的作文题的审题,第一步,先读懂材料。四则材料各有侧重,第一则材料与道德建设有关,第二则材料与文明交流有关,第三则材料与绿色发展有关,第四则材料指出要尽力、持续、稳妥地干实事。第二步,把几则材料共同的论题或共同的观点提炼出来,并注意材料间的逻辑关系。据此,可以有五个角度供考生选择。

1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品学案: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n7mu33vyl68ub00wtu64vbt01gdv9005go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