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探究教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3 5:14: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探究教学

[摘要]课程是条船,素养是彼岸,儿童是未来,我们都是撑渡人。我们了解了课程、儿童、教师、素养的地位,就会思考自己能做什么?做不了什么?在什么情境下做?本文拟从“教学准备: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设计;教学实施:指向协作学习的操作策略;教学延伸:指向精神成长的亲历践行 ”三个角度阐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与思考。突出“问题”在教学各环节的“灵魂”地位,通过问题设计与情境创设、连续追问与协作学习、反思升华与创新实践,探索德育课程教学优化的路径。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教学 “问题探究教学”是通过创设有感染力的问题及情境,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形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问题中练习,在尝试中创新的教学方式。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心灵深处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敏锐性、广阔性和开放性;师生们为解决和设计问题而教学相长,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结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爱在家人间”“让家更美好”共三课时)的教学实践,谈谈“问题探究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一、教学准备: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设计

1.以课程标准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指向认识课程价值。每一个人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形成,都经历了生活综合化影响与个人内在潜能激发,我们的课堂教学乃至学校教育作用也是有限的。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价值究竟是什么?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年版)》,我们认识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促进初中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参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我们了解到“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1]在知识爆炸、碎片化阅读、网络电子产品冲击的现实背景下,我们面临着“知识学不完、技能技术更新速度快、有效和无效信息难辨真伪”的学习困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中学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为了解决新时代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而产生的方向性育人目标体系。学科知识积累、关键能力锤炼和必备品格培育,则成为教学的目标追求和课程的价值追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价值,通俗的讲可以概括为三点,引领做人、引导做事和改善思维。

2.以教材内容为依托确定知识与价值相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反映着我们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对学生学习现状的了解程度。那么,我们如何把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与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相结合呢?学科素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学科知识积累。当学科知识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伴随着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引发深藏在个体内心的价值源泉,形成健康的人格。基于“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价值追求体现在国家意志的实现、文化基因的传承和个体完整人格的塑造三个方面。”[2]这一基本思路,以《家的意味》教学为例,我们分别从三个方面的确定教学目标。一是价值方面:体验家人间亲情,认同中华孝文化。二是能力方面:增强孝敬亲长的行动力。三是知识方面:理解家的内涵、家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孝的道德、法律和文化含义。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为“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基于学科知识是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载体这一基本理念,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学生在理解家的内涵、家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孝的道德法律和文化含义的基础上,体验亲情、认同中华孝文化,落实在孝敬亲长的行动上。”

3.在师生现实生活的共鸣与冲突中探寻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是有探究价值的核心问题?有四个衡量标准:这是不是

搜索更多关于: 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探究教学 的文档
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探究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nm2e6pkpb4mu7526k929d31q9p63i00ed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