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内掺相当于水泥重量5%的防水剂)满铺20mm厚。
2、主要建筑装修。外墙:1.2m以上为刷石,1.2m以下外墙面为面砖。 楼地面:车间地面采用砼地面。
屋面:车间屋面为50厚保温棉加单层彩板,屋顶每隔12m设有500通风球。屋面排水采用2mm厚钢板外天沟、φ110管有组织排水。
门窗:车间大门采用电动滑升门,办公室门采用木门;窗采用彩板窗。 5.2.3配套工程
1、道路与硬化场地。面积7940平方米,基础采用打夯三合土垫层,铺筑层采用C20砼,30mm厚,切割伸缩缝。
2、绿化工程。面积8160平方米,乔、權、草结合,用于减噪。 3、综合楼。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砖混结构,普通内装饰。 5.2.4其它工程
照明:室内按工位需要设置,厂区公路20m配一盏节能灯。 通讯:利用电信公司网。 消防:按消防标准配备 防雷:按防雷标准配备
6 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6.1 主要原材料供应
公司与上游供货厂家,保持了常年密切合作关系,供货渠道畅通。原材料供应商大部分都是同行业的技术领先企业,全部都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研发能力强,生产产能较大,而且有配套的相关经验,完全能够满足公司年产10000万件汽车零部件的需要。
6.2 燃料(动力)供应
项目生产年需电力135万度,新鲜水1.2万吨。
6.3 主要燃料(动力)价格
通过市场调查项目产品主要燃料(动力)价格如下:水3元∕吨、电1.29元∕度。
7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7.1 总 图
7.1.1 区域位置及场地概况
本项目建设地为该公司新建区。设备均布置在车间内,原料和成品堆场布置在厂区北部。厂区内设运输主干道,满足厂内运输要求。其总体设计工艺布置顺畅、紧凑,功能区划分合理。生产产品堆放距生产车间运距短,产品出厂便捷。项目区土地经平整后,高差控制在2%以内。 7.1.2 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布置原则。
(1)满足工艺流程要求,使流程顺畅、简洁;
(2)结合场地周围位置关系,合理划分功能区,进行全厂统筹规划,使 (3)保证适宜的通道宽度及必要的各种间距,力求建构筑物布置紧凑, (4)充分利用场地地势组织工艺流线,做好竖向设计,确定设计标高, (5)合理组织公司内运输流线,并于公司外运输路线合理衔接,保证物 (6)道路布置在满足运输要求下,还应满足厂区安全、卫生、消防检修、
全厂面貌完整、统一; 节约占地;
并保证场地适宜的纵坡,满足排水要求,减少方量; 流、人流通行顺畅,互不干扰;
管道敷设等的要求,创造—个通风、卫生,面貌良好的文明生产环境。
2、总平面布置。
厂区按照各建构筑物所具有的使用功能,划分成以下各功能分区为:主生产区、原材料储存区、成品推放区、辅助生产区。
根据建设场地周边情况、原材料来向,厂区各功能规划如下:主生产区
位于建设场地中部位置,靠近南面围墙:原材料储存区,位于主生产区北侧;成品堆放区位于主生产区东北侧位置;辅助生产区与生产线既要生产联系方便,又要有一定的防护分隔距离,对外联系方便。
主生产区中工艺生产线布置形式根据建设场地周边情况、与原材料储存 主干道的布置要满足运输、消防、检修的要求,并要构成全厂环形通畅
区的位置关系及场地形状、地形竖向设计,确定由西向东呈“一”字型布置。
的道路系统。道路与建构筑物间空间满足管线布置的要求。主干道路面宽12m,次干道路面宽7m,车间引道3m,路面形式为城效型,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7.1.3 竖向布置及场地排水
考虑场地地形条件,结合工艺流程,在满足总平面布置技术条件下,场
地竖向设计分台断布置。
场地排雨水根据坡向采用雨水口方式,由北向南排入检查井,再有组织排向市政污水管网。 7.1.4 厂区绿化
厂区绿化系统应全面规划,逐步完善,厂区绿化为生产区绿化、厂区前区
绿化。为取得一定的绿化效果,生产区绿化选择层次上应做到乔灌木相互结合,多植常绿树。噪音多的建构筑物应加大绿化密度,有利于减振,同时配以绿篱、草皮、花木,使厂区四季常青,花木繁茂,形成良好的文明生产环境。
7.2 厂内外运输
生产厂区内设置环形运输道路,兼作消防通道,主干道宽12米,次干道宽7米,所有通过道路上方的管线、桥架净高度均不得低于6米,以利用消防车和设备运输车辆通过。从公司的东大门进入为主路,主车间四周为环形路,能够满足本项目生产运输及消防通道的要求。
运输方式:
根据全年运输量、货物品种、运输距离等因素,厂外以铁路、公路运输,厂内以叉车、卡车和液压车运输,目前该公司厂外运输主要租用社会运输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