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浊,或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观察其是否变成黄色;检测蛋白质应用双缩脲试剂,看是否呈现紫色。
12.D 解析 无糖饼干含有淀粉等糖类,A项错误;N、P属于大量元素,B项错误;蔬菜含有的各种化合物是由元素组成的,C项错误;维生素D可促进钙、磷的吸收,有助于婴幼儿骨骼发育,D项正确。
13.C 解析 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而大多数酶的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是S,故最可能含有S的是酶,A项正确。斐林试剂可用于检测还原糖,图中的果糖、葡萄糖均为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在6~11月期间,葡萄糖含量变化不大,而10月果糖含量最多,故该月的苹果样液砖红色最深,B项正确。分析题图可知,随着酶含量的不断增加,淀粉的含量不断减少,故图中的酶最可能是淀粉酶。在淀粉酶的催化下,大分子的淀粉发生水解,致使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C项错误。图中的果糖、蔗糖、葡萄糖、淀粉均为糖类,其中属于单糖的是果糖、葡萄糖,D项正确。
14.答案 (1)葡萄糖、脂肪、蛋白质 糖原
(2)生物膜 氨基酸 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上
(3)水
(4)维生素
解析 (1)三大类有机物均为能源物质,糖原是动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糖类物质。(2)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物质。蛋白质的彻底水解产物为氨基酸。(3)生长过程中,组织中增加最多的化合物即为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4)人和高等动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为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六大类,纯化饲料中无维生素。
15.答案 (1)斐林试剂 砖红色
(2)苏丹Ⅲ 能溶解苏丹Ⅲ染色液
(3)过量的CuSO4溶液会与NaOH溶液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4)①分别配制、储存 ②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 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 ③烧杯底部 实验者或其他人
解析 (1)还原性糖具有还原性,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所以可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的存在。(2)苏丹Ⅲ染色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Ⅲ染色液能溶解在酒精中,根据这一性质可用酒精洗去浮色,便于观察。(3)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形成紫色。若加入过量的CuSO4溶液,CuSO4溶液本身呈蓝色,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的Cu(OH)2也呈蓝色,会掩盖生成的紫色,影响实验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