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湖北省恩施州高三下学期2月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6 18:34: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小物块从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刚好无碰撞地从C点进入光滑的圆弧赛道,根据水平速度不变求解C点的速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可求解小球的初速度v0;物块从A到F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可求解物块与水平赛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2)假设物块向右返回时,能滑到C点,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C点的速度,若有解说明假设正确;结合平抛运动的规律求解物块最终停在什么位置.

【详解】(1)物块从A点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几何关系可知AB的高度:h=Rcos600=0.5R;

设物块的质量为m,从A到B点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得

物块从A到F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解得

(2)假设物块能回到C点,设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为vC′,根据动能定理:求得

假设成立;

假设物块从C点抛出后直接落在BC平台上,BC长度:物块在C点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水平分速度:

落在BC平台上的水平位移:即物块刚好落在平台上的B点.

12.如图所示,光滑平行导轨MN、M′N′固定在水平面内,左端MM′接有一个R=2Ω的定值电阻,右端与均处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光滑金属轨道NP、N′P′平滑连接于N、N′点,且半圆轨道的半径均为r=0.5m,导轨间距L=1m,水平轨道的AMN′A′的矩形区域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场区域的宽度d=1m,一个质量为m=0.2kg,电阻R0=0.5Ω,长也为1m的导体棒ab放置在水平导轨上距磁场左边界S处,在与棒垂直、大小为2N的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导体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与导轨接触良好,导体棒进入磁场后做匀速运动,当导体棒运动至NN′时撤去F,结果导体棒ab恰好能运动到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PP′,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 9 -

(1)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及S的大小;

(2)若导体棒运动到AA′吋时撤去拉力,试判断导体棒能不能运动到半圆轨道上,如果不能说明理由,如果能,试判断导体棒沿半圆轨道运动时会不会离开轨道; (3)在(2)问中最终电阻R中产生的焦耳热。 【答案】(1) 【解析】 【分析】

(1)金属棒在磁场中匀速运动,则所受的拉力F与安培力平衡;金属导体棒恰好能运动到半圆轨道的最高点,则重力等于向心力;结合动能定理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可求解B和s的大小;

(2)若导体棒运动到AA′时撤去拉力,物块以v1=5m/s的速度进入磁场,假设物块能穿过磁场区域,根据动量定理列式求解穿过磁场的速度即可判断;导体棒能进入半圆轨道,根据圆周运动恰能经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判断能否达到最高点;

(3)根据动量定理求解导体棒向左穿过磁场后的速度;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求解定值电阻上的焦耳热。 【详解】(1)设金属棒在磁场中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1,则导体棒产生的电动势:E=BLv1 回路的电流

,

(2)不会离开半圆轨道(3)

根据力的平衡:F=BIL;

设金属导体棒恰好能运动到半圆轨道的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m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得B=1T,v1=5m/s 根据动能定理:解得s=1.25m

(2)若导体棒运动到AA′时撤去拉力,物块以v1=5m/s的速度进入磁场,假设物块能穿过磁场区域,穿过磁场区域时的速度大小为v3,根据动量定理有:

- 10 -

解得v3=3m/s

假设成立,导体棒能运动到半圆轨道上;

设导体棒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不会离开轨道,设导体棒在半圆轨道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得h=0.45m

由于h

(3)在(2)问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导体棒从圆弧轨道上下滑后,以大小为v4=3m/s的速度再次进入磁场,设导体棒向左穿过磁场后的速度v5,根据动量定理:解得v5=1m/s

整个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关系可知,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则定值电阻R上的热量为: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饱和蒸汽是指液体不再蒸发,蒸汽不再液化时的状态

B. 在晶体熔化过程中,尽管晶体的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却会增加

C. 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D. 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E. 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作出了把油膜视为单分子层、忽略油酸分子间的间距并把油酸分子视为球形这三方面的近似处理 【答案】BDE 【解析】

【详解】A.饱和蒸汽是指液体蒸发与液化相平衡的状态,液体仍在蒸发,蒸汽仍在液化,选项A错误; B.在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尽管晶体的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却会增加,选项B正确;

- 11 -

C.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加,选项C错误;

D.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与器壁碰撞时产生的作用力增大,所以压强变大,选项D正确;

E.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作出了把油膜视为单分子层、忽略油酸分子间的间距单层排列,并把油酸分子视为球形这三方面的近似处理,选项E正确; 故选BDE.

14.如图所示,“L”形玻璃管ABC粗细均匀,开口向上,玻璃管水平部分长为30cm,竖直部分长为10cm,管中一段水银柱处于静止状态,水银柱在水平管中的部分长为10cm,竖直管中部分长为5cm,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cmHg,管中封闭气体的温度为27°,求:

①若对玻璃管中的气体缓慢加热,当竖直管中水银柱液面刚好到管口C时,管中封闭气体的温度升高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②若以玻璃管水平部分为转轴,缓慢转动玻璃管180°,使玻璃管开口向下,试判断玻璃管中水银会不会流出?如果不会流出,竖直管中水银液面离管中的距离为多少? 【答案】①【解析】 【分析】

①若对玻璃管中的气体缓慢加热,当竖直管中水银柱液面刚好到管口C时,对气体,先找到气体的状态参量,根据气体的状态变化方程列式求解温度;

②若将玻璃管以水平部分为转轴,缓慢转动玻璃管180°,使玻璃管开口向下,假设水银不会流出,根据玻意耳定律求出竖直管中水银面离管中的距离即可进行判断.

【详解】①开始时,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p1=p0+5cmHg=80cmHg气柱的长度l1=20cm;气体加热后,当竖直管中水银面刚好到管口C时,管中封闭气柱的长度为l2=25cm;管中气体压强:p2=p0+10cmHg=85cmHg 根据气态方程可知:

②水银不会流出,管中水银液面离管口的距离为

- 12 -

解得T2=398.4K升高的温度:

2019届湖北省恩施州高三下学期2月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物理部分)(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nzas8bf9y0fvqu4yw276b8ve00zl600v3l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