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6 19:04: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四章 第四节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海宁市宏达高级中学 姚宏杰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 能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3)掌握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

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语言表

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2、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分组讨论。

[教学用品] 锌片、铜片、石墨、稀硫酸、硫酸铜溶液、酒精、烧

杯、导线、电流计等。

[教学过程]

展示:出示一张音乐贺卡,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

设疑:卡片为什么能产生这样优美的音乐,是什么给它提供了能量

的呢?

展示:纽扣电池.

引入新课题:那么纽扣电池是如何提供能量的呢?今天这节课我

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四节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讲述:首先我们来做几个实验。

实验:将锌片和铜片(不接触)同时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提问:为什么锌片上有气泡,而铜片上无气泡?

讲述:Zn和H+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Zn失去的电子富集在Zn片

表面,溶液中的H+得到电子,所以在Zn片表面产生了H2。 实验: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再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讨论:1、铜片上产生的气泡是什么气体?

2、H+如何转变成H2?所需电子有谁提供的? 3、锌失去的电子是如何到铜片表面的? 板书:

锌片:Zn-2e=Zn

-+

铜片:2H+ 2e = H2↑

2+

总反应:Zn + 2H= Zn + H2↑

+

2+

思考:根据物理学的知识,推测当导线上有电子通过时,那么应

该有什么产生?如何验证?

实验:在锌片和铜片间接上一个电流计,再进行实验。观察电流

计的指针是否偏转。

讲述:大家知道一个化学反应除了物质发生变化外,还伴随着能

量的变化,如镁条燃烧,伴有发热、发光等现象,说明化学能转变成了热能和光能。

设疑:那么刚才我们做的实验又是将化学能转变成哪种能量呢?

—电能。像这种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板书:一、原电池

1、概念:化学能→电能

设疑:我们又知道电流是有方向的——从正极流向负极。那么在

刚才的原电池装置中,电流方向如何?哪个做正极,哪个做负极? 板书:2、原理

-2+

负极 ( 锌片:Zn-2e= Zn ) 氧化反应

-+

正极 ( 铜片:2H+ 2e = H2↑) 还原反应

+2+ (总反应:Zn + 2H= Zn + H2↑) 视频: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设疑:但是溶液中锌与铜是不接触的,那么电流怎么产生呢?是不

是也是靠电子的定向移动呢?

讲解:我们发现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因此溶液中是靠离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的。

讨论:根据以上原理,分析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判断原电池的正

负极? 投影:

负极:金属性较活泼的一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电子流出

的一极,电流流入的一极。

正极:金属性较不活泼的一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电子流

入的一极,电流流出的一极。

探究:根据已具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学知识,利用提供的

实验用品,设计原电池装置。

锌片、铜片、石墨棒、稀硫酸、硫酸铜溶液、酒精、导线、烧杯。

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试说明原电池由几部分构成,它的组

成条件是什么?

学生总结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板书:3、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投影: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2)、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形成闭和回路。

练习:写出以上形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提问:掌握了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接下去我们推断一下锌片、铜

片、导线、西红柿,能否组成原电池? 演示实验:用以上组成的电池做音乐贺卡的电池。

讨论:在前面的实验中,当锌和铜用导线连接形成原电池后,为

什么在锌片上仍有气泡产生?

讲述:主要是由于锌片不纯,从而在锌片上形成了无数个微小的

原电池,所以在锌片表面产生了气泡。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原理,可以看出它是建立在氧化

还原反应的基础上的,把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还原剂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给氧化剂。 投影:

格林太太,漂亮、开朗、乐观,身体健康,脸上有着“永恒的微笑”。只是她在开怀大笑的时候,人们才可以发现她一口整齐而洁白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格林太太富有的标志;另一颗是不锈钢做的—这是一次车祸后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痛,夜间失眠,心情烦躁……你能为格林太太开一个处方吗? 讲解:原来是这两种不同的金属含于口中,与唾液中的电解质接

触,形成了原电池,这种微弱的电流连续地、长时间地刺激格林太太的神经末梢,打乱了神经系统的正常秩序,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

结束语:人们利用原电池原理,已经研制出了多种电池,如干电

池、蓄电池、燃料电池等。可以说,人类已经无法离开电池。但原电池的形成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利的一面,如每年由于原电池反应而腐蚀掉的金属约占金属年产量的1/3,有关这些内容我们将在下节课中进行学习。

随堂练习:

1、把a、b、c三种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中,若a、b相连时,a为负极;b、c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上有气泡冒出。 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A.a>b>c B.a>c>b C.c>a>b D.b>a>c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Fe + 2Fe3+ ==== 3Fe2+,设计一个原电池,写出电极反应。

搜索更多关于: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的文档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nzst31p2m2p7v43zg0p6rgfk15t3500h8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