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课型:学科重建 课型介绍:
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力图突破语文教学“课文平行、主题并列”局面,努力实现递进式语文教学。大量阅读在课内完成,40分钟引导学生阅读多篇文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拥有更多自主阅读时间。 (1)教学内容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七单元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专题,安排了3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3个片段组成。这3篇课文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的方法。此外,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等内容,即本组教材以“人”为主,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的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 (2)教学特色:
学生曾大量阅读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类似的作文,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以此为基础,教材专门安排“作家笔下的人”一组课文,意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这是本组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所以在进行单元整组教学时,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读写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来学习,其次要注意整合和提升,注重将学生已有的关于“写人”的读写经验与单元整组教学有机的结合,
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最后要以课文对人物描写的语言文字为依据,从人与事件的具体材料出发,总结描写人物的方法为己所用。我们试图改变语文教学中常见的简单化、情节化、繁复化、拖慢化的现象,变“教语文”为“教语言”。 引导学生在占有大量的语言文字基础上总结出规律性知识,简称为“举三反一”。
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共设计了六节课。首先,依据单元提示,上好单元导读课。然后,依据单元教材,进行单元课文教学。本课就是单元整组教学中的第三课时,重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凸显人物性格。在第四、五课时,还要学习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和外貌等方面来刻画人物的方法。第六课时,回顾单元内容,上好单元总结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单元主题和学习内容,明确单元学习任务,指导学法,为本单元的学习确定阅读方向。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围绕训练重点填写读书报告单。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单元主题,明确学习任务,填写读书汇报单。 难点:学法指导,为学习本单元确定阅读方向。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激趣导入
在这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结识了不少作家笔下的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咆
哮的洪水中舍小家顾大家的老支书,在长征路上为照顾小战士而牺牲的老班长??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特点,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二、单元导读,指导预习
(一)读导语,揭示主题,明确学习任务
1、快速浏览单元导语,看看从单元导语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透过这个主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3、那本单元都有哪几篇文章呢?
学生说,教师一一点击课件并播放相关的影视剪辑。 (二)感知课文内容,抓要点了解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1、完成大屏幕出示的学习任务。
(1)、快速浏览这三篇课文,然后再挑选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结合单元学习重点好好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事是什么,写在书中的相应位置,划出课文中应用“人物描写方法”的句段,批注应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2)、完成任务后,可与选择同一篇课文的同学交流想法。 2、汇报学习收获,同时思考对课文有什么问题想提? 3、引导质疑:对于这三篇课文,除了书中介绍的知识,同学们还想了解哪些相关的知识?
4、引导收集资料,如《红楼梦》中的人物?? 三、明确预习要求,填写读书报告单
师:刚才同学们对本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进行了初步的预习,
下面同学们就结合读书报告单的要求完成余下的任务。
生按要求填写读书报告单,师巡视指导。
第七单元读书报告单
要求:
1、写写课文中难写的字和词,理解生字(也可以批注在书中)。 2、熟读课文,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找出课文中应用人物描写方法的句段(可以在文中标序号,并把序号写在相应的表格中),体会应用此种描写方法的好处。
4、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课题 重点字词 课文中应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序号)及好处 主要内容 写作思路 收集的相关 资料 四、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