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职学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
作者:武文丹
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9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脑几乎成为每个新生入学的必备用品。很多中职学校为了吸引学生,在教学设备、餐饮、住宿环境等方面加大投资:学生宿舍,网络入户;图书馆、自习室设有无线网络。学生可以随时使用网络。这种“自由”也让一部分学生“钻了空子”,个别学生通宵不眠地聊天、玩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笔者认为,学校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学校计算机室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专职人员管理
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室,多是配合各专业而设置的,管理分散,没有明确的规章管理制度。通常是专业教师代管,只供专业内学生使用,不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开放,机房利用率低。笔者建议建立专门的实验管理中心,配备专门的实验管理员,由学校统一规划管理,合理有序地为学校师生分配使用。
计算机实验室工作,是一项繁琐、需要专心细致的日常管理工作,要求管理员有一定的计算机硬件维修能力,熟悉常用软件的操作,能够迅速排除软硬件故障。计算机室的电脑使用时间长,使用人数多,计算机故障率极高。尤其是兼容机,没有经过出厂的各种测试,各硬件都易损坏。有的兼容机电源不稳定,在维修室能正常使用,而进入机房就不能开机。另外,由于不正当操作、强行开关机、网络下载等因素,每天都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机故障。在软件方面,有的教学软件版本一个月会更新几次;有的考试系统需要将硬盘重新分区;不同课程又需要不同的操作系统。这就需要不断更新计算机软硬件信息,提高管理员自身的业务水平。专职管理的优点,是能及时对计算机进行软硬件维护,确保教学顺利完成。同时,管理员能够辅助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上机指导,并完成机房防火防盗、用电安全、卫生管理、纪律维持等工作。 二、智能管理
智能管理即“一卡通”管理。所谓“一卡通”,就是在同一张卡上实现多种不同功能的智能管理,在一张卡上通行多种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各个行业的众多部门都引进了IC卡智能管理系统。根据市场现状,使用“一卡通”,已成为必然趋势。IC卡式管理系统由IC卡、读卡器、服务器、网络组成。
一卡通管理可以解决学生日常上机管理问题。学生使用的IC卡留有姓名、专业、身份证号、卡号、金额等信息,学生刷卡后,通过服务器可以查看到学生个人信息、所在机位,计算机软硬件是否有损坏。使用一卡通,缩短了教师课前点名管理人数及安排机位的时间,也方便教师配合相应的教学软件,如NETOP、NEWCLASS,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远程控制,锁住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机,有助于教师维持课堂纪律。在学生练习时间,通过服务器可以进行屏幕监视,对有问题的学生单独教学以及遥控辅导,不会影响其他学生练习。
同一张卡,既可在教学中使用,也可在课余使用。服务器单独接出一台触摸屏显示器,学生直接通过触摸屏查询哪个机房、哪个时间段开放,以及该机房计算机配置情况、空闲机位号。选择所需后刷卡,系统针对不同机位、不同时段以及网络的通讯状况,定时开机、关机,从IC卡中划去相应金额。一卡通式管理,能够实现计算机室自动化的开放式管理,减小管理人员工作强度,降低学校管理费用,且控制与收费严密,无漏费等现象。 三、开放式管理
专职人员管理和智能管理,从根本上都是对学生使用计算机做出管理和限制,而未做到真正的开放式管理。如果能够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运用和维护,就可以使学生自由地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因特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从入学固定机房,分配给每人一台计算机,4~6人分为一教学小组,计算机管理老师负责指导。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拆装计算机,排除遇到的各种硬件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单操作系统、多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软件的安装,也包括局域网组建管理维护。这种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信心。
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公共计算机室,练习巩固课上内容。学校可以向学生提供数码相机、扫描仪、打印机、移动光驱、移动硬盘等辅助设备,安排时间、场地,针对学生计算机程度,开展计算机相关课外活动。普及课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担任,讲解计算机常用软件的使用,指导学生解决日常遇到的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问题及一些专业性软件。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非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完好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实践场所。 (作者单位: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