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试题试卷新课标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单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测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6 9:46: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试题试卷新课标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单

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测试卷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测试卷七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海洋中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出现在( ) A.35亿年前 B.15亿年前 C.5.7~5.0亿年前 答案:C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在根本上加以解释的是( ) A.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C.生存斗争

B.人工选择 D.生物的适应性 D.4亿年前

解析: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达尔文未能从根本上对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加以解释,而是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

答案:A

3.现代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不同的是( )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1 / 15

人教版试题试卷新课标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单

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测试卷

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没有用基因等遗传学原理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这是他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不足之一。

答案:C

4.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应用。根据自然选择学说,使用杀虫剂之前,害虫种群中个体间就存在抗药差异,有的具有抗药性,有的无抗药性。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杀虫剂选择了具有抗药性的害虫,使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所以杀虫效果下降。

答案:B

5.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B.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C.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一定改变,基因频率只要发生变化,说明生物发生进化。当基因频率变化到一定程度,产生生殖隔离后,才能产生新的物种。

2 / 15

人教版试题试卷新课标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单

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测试卷

答案:A

6.注射抗流感疫苗可以预防病毒性流感的发生。但是,流感似乎防不胜防,不断有新的流感病毒出现。这些不断出现并引起流感爆发的新病毒是( )

A.病毒对新环境适应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病毒对疫苗选择的结果

解析:流感病毒本身存在着很多种变异类型,而注射抗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抗体,淘汰未变异病毒,选择产生抗性变异的病毒。

答案:C

7.有性生殖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其原因是( ) A.有性生殖是高等生物的生殖方式 B.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C.有性生殖是减数分裂形成的

D.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

解析: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的重组,生物变异性增强,为进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答案:D

8.一对家蝇一次可产卵1000粒,每10天繁殖一代,一年后卵可以达到2.54 m的厚度覆盖整个地球。达尔文称此为( )

A.生物的生殖 C.生存斗争

B.过度繁殖 D.自然选择

3 / 15

人教版试题试卷新课标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单

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测试卷

解析:考查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B

9.关于物种形成的原理正确的学说是( )

A.当某个生物体的体细胞出现基因突变时,这个生物体就成为新物种的个体了

B.物种大都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D.不同的物种形成都是由于产生隔离而形成了新物种

解析:物种形成的过程大多是由于长期地理隔离,最终造成生殖隔离而不能产生可育后代,使新物种出现。

答案:B

全国高考Ⅰ?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10.?2010·

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解析:遗传漂变和迁移也是造成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故B项错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选择两种基因的频率可能相等;持续选择条件下,某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优胜劣汰的结果是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故选项A、C、D均正确。

4 / 15

人教版试题试卷新课标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2第七单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测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o2o38ul6v5dq8n1sig30fluh9bohz00ul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