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
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 教学重难点:
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的
1、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 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 二.联系实际,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
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 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2、指名回答:
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 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上述两组问题。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3、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 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 三.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 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 二.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1、小组讨论,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组长将意见汇总。 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3、集体评议: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所设想的哪一种事情经过和结果更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
小结:虽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也可能在情理之中,但你的续写应该让人感到更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低落。 三.回顾课文,自然衔接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文章《少年闰土》,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揭示了闰土的形象?
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出示选题,选择习作 课件出示: 习作一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习作二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以上这段话很简略地讲了“我”和好朋友之间的一件事情,没有详细地
讲述事情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从以上内容中选择一个,完成习作。 四.习作讲评 1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作文批改要求和重点: 内容叙述得是否具体;
语言表达是否规范流畅;书写是否工整美观; 结构是否比较严谨;是否有创意;是否切题。 范文引路
课件出示一篇中等水平的学生习作。 学生快速朗读。
合作学习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评价、讨论。 小组派代表予以点评,宣布本组成员所给分数及理由。 2.合作批改
同桌交换阅读对方作文。 用修改符号批改,按项目评分。 3.汇报交流批改情况 4.课堂总结 5. 誊抄作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