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A.发射航天飞机 B.水车汲水灌溉 C.太阳能供热 D.风力发电
2.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 ——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B.2H2O——2个水分子
+3
+
Al
C.2H——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D.Na——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3. 托盘天平调零后,在左盘衬纸上置氧化铜粉末,右盘衬纸上置1个5 g砝码,游码标尺示数如下,此时天平平衡。则被称量的氧化铜质量为
A.8.3 g B.7.7 g C.3.3 g D.2.7 g 4. 下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表示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氧元素 D.氧原子
5. 别着急!我来选择一种肥料, 让你们都能恢复生机
A. K2SO4
B. NH4HCO3 C. KNO3 D. CO(NH2)26. 检验钢质设备完好性的方法之一是:在被怀疑有裂纹处涂上10%的盐酸,过一段时间后,若看到有粗线裂纹,表明该部分原先确有裂纹。产生粗线裂纹的原因是 A.裂纹处尘埃多,起催化作用 B.裂纹处里面含有水份 参考答案
7. 下列液体酸性最强的是
A.柠檬汁(pH=2~3) B.酱油(pH=4~5) C.牛奶(pH=6~7) D.鸡蛋清(pH=7~8)
8. ,“南海一号”进入“水晶宫”,历时7个多月的“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工程画上圆满的句号。“南海一号”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精美的瓷器,瓷器属于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9.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是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氢氧化钙溶液 10. 科学家用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首次制成了“纳米车”(如图)。“纳米车”底盘和轮轴由一种有机分子构成,而轮轴末端是四个球形笼状的C60分子制成的轮子。“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生产复杂的材料或药物。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金属单质
B.“纳米车”是由新型的化合物组成的
C.“纳米车”运输单个的有机分子的过程肉眼可见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人类操纵分子技术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1. 室温下,在pH=13的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Cl、SO4、Na B. K、SO4、CO3、Cl C.K、Na、Ba、N03 D. Na、CO3、Cl、K 12. 不能用于鉴别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 B.无色酚酞溶液
C.NaCl溶液
D.pH试纸
+
+
2+
-+
2--+
3+
-2-+
+
2-2--
13. 通过如下实验,判断金属X、Y、Z的活动顺序。将金属X、Y、Z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X、Y、Z的活动顺序为:
A.Z>X>Y B.X>Z>Y C.Z>Y>X D.Y>Z>X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N2(O2)——通过灼热的铜 B.Fe(Fe2O3)——过量稀盐酸、过滤 C.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
D.NaOH溶液(Na2CO3)——适量Ca(OH)2溶液,过滤
15.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都是单质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6.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A.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铜银铁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S0+2SO2+4H 2SO4+6化合价H 2SC.根据铁的含碳量,将其分成生铁和钢: -2D.物质形成溶液的pH:
17. 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可行的是
04.3生铁2纯碱钢0.03食盐含碳量/%酸奶pH14①大豆、花生和谷物被霉菌污染后,人不可食用,但可喂养家禽 ②由于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利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的真假 ③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重金属盐中毒现象 ④低血糖病
症发作时,吃馒头要比喝葡萄糖水见效快 ⑤患有夜盲症的病人,多食用动物肝脏有利于视力恢复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⑤ D.③⑤
18. 有关专家提出了“以废治废”的治理污染新思路,并且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如冶炼钢铁时,为减少煤中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所造成的污染,一般是在煤燃烧时添加生石灰或石灰石进行固硫(主要是利用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根据这一原理,有人将造纸厂回收的碱白泥(主要成分:CaCO3和NaOH)掺进煤中进行固硫。用碱白泥固硫时,下列化学反应可能发生的是( ) ①S+O2
点燃
SO2 ②CaCO3
高温
高温
CaO+CO2↑ ③CaCO3+2NaOH=Na2CO3+Ca(OH)2
④SO2+CaOCaSO3 ⑤2NaOH+SO2=Na2SO4+H2O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19.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此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有气泡产生 B.贝壳逐渐溶解
C.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 D.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20.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并注入相同的足量稀盐酸,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则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先偏向左,最后偏向右 B.先偏向右,最后平衡 C.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 D.先偏向左,最后平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21.(3分)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请分别选用 “>”, “<”, “=”,填在下列横线上。
(1)铝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氧离子的核外电子数 (2)含碳量:醋酸(C2H4O2) 葡萄糖(C6H12O6)
(3)V1ml酒精与V2ml水混合 混合后的总体积为V322.(7分)在的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现场,最高女祭司手中取火用的火炬中,用来充当引火之物的引子是折叠好的电影胶片。而在早期取火仪式中,火炬中填充的是干草。如今之所以偏爱胶片,是因为胶片是以硝酸纤维素为主要成分,比干草更易燃。最高女祭司采集圣火成功之后,首先用手中的火炬引燃了一旁的火种罐,火种罐中盛放的是希腊当地的特产橄榄油。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燃烧的条件,胶片是 ,用凹面镜的作用是 。 (2)橄榄油、干草、胶片的着火点由高到低的顺序 是 。
(3)硝酸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7O2(ONO2)3,下列 有关硝酸纤维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其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7:11:3 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7 C.它是一种有机物
D.它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火距中心点燃的为胶片
稀盐酸
贝壳
内壁蘸有澄清 石灰水的表面皿
右图的实验进行探究,关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