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准职业人”
【摘要】通过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寻找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准职业人”的方法,为职业学校培养合格技术工人找出路。本文就我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开展情况,确立了生产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式培养模式,收到好的效果,焊接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且发展态势良好。
关键词: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培养“准职业人”
职业教育实际上是从业前的教育,如何让学生的就业观与用人单位的用人
观吻合,如何让学生成为企业的‘准职业人’,这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所谓“准职业人”,就是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要求,初步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质,能够适应在企业的发展,即将进入企业的人。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积极的职业心态,严谨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习惯,优雅的职业礼仪,还必须具备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围绕这个话题,我们首先要确立“以企业为中心”的观念,一切以社会需要和企业需要为准则,致力于发挥学校的优势和潜力去解决企业用人需求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训的过程。它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培养,找到一条适合企业用人要求和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新路子;校企合作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了平台,学生到企业实习,既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实操的训练 ,同时又能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准职业人岗位素质要求、技能质量标准的学习,实现了学生由会考试型向学做人做事型的方向转变。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一是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对招用技术人才的要求,二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缩短成长周期,三是学校培养与企业直接挂钩,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四是破解了教学“硬件”滞后于生产应用的“瓶颈”,解决长期以来技工教育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就无法做到培训教学设备设施与生产现场应用同步,就无法满足企业对培训的需求,培养学生也就无法做到有针对性和主动性,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校企合作真正实现了“三个零距离”,即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达到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个健康的人如果不参与社会劳动,不为国家、社会做事,人生就会失去意义,校企合作是解决就业的最好途径,所以我们必须搭建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的平台,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
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1、校企联合办学
指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合作中企业专家可到学校兼职授课,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进修,让教师成为‘专家型职业人’, 教师在企业中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教学,培养更贴近企业人才,学生毕业即可上岗的工作,大大缩短企业用人成长周期,联合办学的另一目的,企业可向学校提供实习设备,实训场地,改善学校的实习条件。联合办学的优势很多,但是,学校和工厂毕竟存在许多差异,学生缺少亲身体验再实践中的机会和工厂的氛围,导致学生初到工厂因不适应工作环境而半途退出 。 2、订单式培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