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
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许多艺术歌曲现已成为声乐教材或音乐会保留曲目。在德国,由舒伯特、舒曼、勃拉姆等作曲家创作的歌曲被称为Lied;在法国,与之同类的歌曲被称为Melodie;流传到中国,我们将它译为“艺术歌曲”。它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不同于歌剧的方法,令人领会到歌词中戏剧性的内容”。还有与Lied一词相近的Kunstlied,它的意思则是“不同于民歌的歌曲”。曲此我们可以知道,区别于歌剧和民歌的这种歌曲形式——艺术歌曲,具体说来是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艺术歌曲在我国一向被看成是严肃音乐(高雅音乐)。自30年代以来,我国乐坛产生了不少优秀的艺术歌曲,它们又是全国各大院校培养音乐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教材。其中,三、四十年代的一批作品尤为优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而到了80年代,歌曲的诗化程度、音乐的艺术风格与技巧的运用都有了更明显的提高及突破。艺术歌曲是流动的诗篇,旋律充满了诗的韵味和美感,它的美学规律是我们需要认真完成和不断探讨的课题。在欧洲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艺术歌曲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是巨大深远的,正确全面
理解艺术歌曲的本质、风格及特征,并以此推动我国艺术歌曲的创冶。发展,使艺术歌曲风格更加多样化、民族化,更具艺术性和时代性。
中国音乐艺术即中国民族音乐,狭义地讲,所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而广义上,中国音乐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我国艺术歌曲的启蒙深受欧洲艺术歌曲的影响,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约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如火如荼的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这时期中国借鉴外来音乐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结合,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一些有志的音乐家走出国门把欧洲艺术歌曲的作品与创作理念带入我国,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组成部分。第二个时期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随着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很好结合,艺术歌曲的创作日趋成熟。又经过10 多年的探索,至本世纪40年代,在借鉴欧洲艺术歌曲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早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高峰。李叔同、胡适、刘半农、萧友梅、赵元任、易书斋、黄自、青主、贺绿汀等大学教授、社会学者、文人作家、诗
人、音乐家等都参与其中,留下了诸如《问》、《教我如何不想他》、《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嘉陵江上》、《红豆词》、《卖布谣》、《也是微云》、《台湾山地同胞歌》等许多脍炙人口的艺术佳作。下面我就一些具体作品来谈谈艺术歌曲所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 第一,许多艺术歌曲采用古诗词谱曲,就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清雅秀丽,幽若兰香,注重抒发内心情感,重视自传性和心理动态的表现。好似人生写照或是某种情怀的倾诉、慨叹,用词精炼,引人入胜,具有“借抒怀以古喻今,以回归探求现实”的特点。如林声翕的《满江红》(宋代岳飞词),就是一首气壮山河,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
第二,艺术歌曲把诗歌与音乐完美的构成了一个艺术整体,达到“诗中有歌,歌中有诗”的境界。这也是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之一。我们在朗诵诗歌时,能感受到诗歌之美。也能感受到诗歌在朗诵当中语调的变化与停顿以及情绪的起伏。那么给诗歌谱上曲,它语调的抑扬顿挫和情绪的变化起伏,尤其是诗歌意境的表达是否贴切呢?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则表达了一种真挚、丰富的感情。此曲以优美流畅的音乐,通过对春夏秋冬四季自然景物富有诗意的的描写,深切表现了情丝萦绕的青年独自徘徊咏唱,表达了主人公对“他”的思念之情。也隐喻了对友人和故乡的深深的思念。
教我如何不想他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我们节选一部分来作分析。“天上飘着些微云,”在朗诵的时候在“天上”“飘着些”“微云”中间都有一些稍微的停顿。“地上”“吹着些”“微风”也是如此。并且两句的语调都是在“微”字上上扬的。(谱例)我们从旋律的线条上能感觉到加上旋律后歌曲不但与诗词的语调、情绪结合的十分贴切,而且诗中那淡淡的,微微的“云”“风”的美的感觉感受的更加强烈。在“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他?”中“啊”是一个感叹词,停顿的时间稍长。在谱例中“啊”是五拍,和语调是紧密结合的。在紧接下来的“微风吹动了我头发,”语速突然加快,旋律采用连续的八分音符,与前面的“啊”相对比,有种前松后紧的感觉。而接下来的“教我如何不想他?”语速又渐慢渐弱下来。我们也能感受到诗词与音乐也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在这里,诗歌通过音乐增强了它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价值,音乐又通过诗词使其情感体现的更为具体和明确。诗在这里已经成为歌词。作为诗词,它是音乐的诗,通过演唱和演奏增添了韵律的美。原来独立的音乐通过与诗的结合而成为艺术歌曲,作为艺术歌曲,它是诗化的音乐,通过和诗词情感、意境的完美结合,同样也实现了其审美意蕴的深化。[3]就像我们前面讲到过的欧洲艺术歌曲是诗歌与音乐紧密结合的一种歌曲.中国的艺术歌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