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多选题)下列问题可以采用行动研究法的是( ACD )。(3分)
A. B. C. D. E.
关于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的研究 关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调查研究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研究 关于学校信息化管理策略的研究 关于教育技术发展的文献研究
第2题(单选题)下列所列的本课的教学目标中,属于应用层次的是( B )。(3分)
A. B. C. D.
能说出磁极的种类和特点
能运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释自然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总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能理解磁化的概念
第5题(填空题)下表展示了本课的教学活动环节以及计划采用的教学材料,请根据这些内容,完成下列填空。(7分)(注意:请使用每个选项前的字母编号完成填空,每空限填一项,选项可重复使用。)
环节 导入阶段 讲解新知 合作探究 课堂总结 教学材料 四大发明之一——司南.avi 磁极的概念及特点.ppt 评价量规.xls 知识点结构.png 内容说明 介绍司南的发明及作用的材料。 讲解磁极概念、特点的演示文稿。 评价小组活动的评分规则。 总结本课知识点的概念图。
1. “四大发明之一——司南.avi”属于 B 类资源,用于导入阶段主要是为了 D 。 2. 在小组活动之前展示“评价量规.xls”,主要为了 G 。
A. B. C. D. E. F. G.
1.
音频 视频 文本
展示事例,引发学生思考 引导反思,训练思维能力 揭示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告知标准,促进小组学习
第9题(填空题)在课后练习中,教师发现有近80%的学生不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于是计划组织学生重新学习该知识点,由于缺少自学网站等学习材料,最好使用教学组织形式中的 班级授课/班级授课形式/集体授课 。(3分)
1
第11题(单选题)本次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完成考察报告“生活中的磁现象及其物理原理”,为帮助学生记录研究的过程,养成好的习惯,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表格是( B )。(3分)
A. 出版单位: 书名: 研究主题: 内容摘要: 备注: 出版时间: 作者名: B.
时间 地点 观察记录 观察思考 C. 实验方法 次数 数值1 数值2 D.
统计项目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一 调查对象二 ?? 观点1 观点2 观点3
第13题(单选题)使用评价量规来评价本课的多媒体课件时,下列的一级指标组合中,最合适的是( A )。(3分)
A. B. C. D.
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 直观性、趣味性、启发性、创新性
稳定性、实用性、易操作性、易更新性 画面艺术、声音艺术、文字艺术
2
第1题(多选题)问卷调查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方法,影响调查问卷质量的因素是下列中的( AC )。(3分)
A. B. C. D. E.
指导语是否清晰明确 问卷印刷是否美观 问题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结束语表述是否合适 致谢语是否真诚感人
第3题(单选题)下列本课的教学目标中,符合ABCD目标编写规范的是( D )。(3分)
A. B. C. D.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噪声的含义及其传播途径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 使学生能在教学活动中体会物理的价值,增强学习兴趣 给出一个噪声的例子,学生能准确估计出其分贝范围
第5题(单选题)播放了一段关于小区声音污染的视频,然后引入噪音的概念。这主要是采用了下列教学策略中的( B )。(3分)
A. B. C. D.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策略 九段教学策略
课堂讨论教学策略
第7题(单选题)在网络上搜索本课的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除了限定关键词之外,还可以限定( B )来提高搜索效率。(3分)
A. B. C. D.
课件下载频率 文档格式
课件上传时间 关键词位置
第12题(多选题)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六大构成要素之一,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资源有助于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现计划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噪声的利用”的研究性学习,下列教学资源有利于帮助学生收集研究数据的是( BCD )。(3分)
A. B. C. D. E.
教师编制的册子:科学研究流程及常用方法
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网络资料链接或科普学习网等类似网站 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书目或有关文章 对本校或本市图书馆分馆藏书的介绍 某研究小组开展合作研究的故事
第13题(单选题)下列教学评价活动中,属于形成性评价的是( D )(3分)
3
A. B. C. D.
新课开始前,提出有关问题以了解学生对噪声及其来源的认识情况
教授新课环节,提问学生所学内容以判断教学节奏从而利于教学决策
合作学习环节,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以为提高合作学习能力提出建议 阶段性试卷里设计相关测试题,以分析并纠正学生对防控噪声方法的错误使用
第1题(单选题)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下列中的( D )。(3分)
A. B. C. D.
基于教学问题制定行动计划 在教学中应用先进技术 开展教学创新和变革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第2题(填空题)学生甲易受他人影响,欠缺独立思考能力,课堂中喜欢通过与他人合作探究、交流讨论获得对熔化和凝固原理的理解,该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可能属于__场依赖/场依存___。(3分)
1. 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上节课学习的熔化和凝固曲线的含义这一知识点还没有理解,在帮助学生复习这一知识点时,最好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D 。
2. 想要通过引导性材料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些结构上的了解,进而掌握本课重
点,最好采用下列教学方法或策略中的 C 。 (注意:请填写使用选项编号,每空限填一项,选项不可重复使用。)
A. B. C. D. E.
个别化学习 协作学习 先行组织者 集体讲授 情境-陶冶
第6题 (填空题)下列是本课的两个教学活动,请对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教学媒体进行分析,完成填空。(8分)(注意:请使用选项编号填空,每空限填1项,选项不得重复使用。)
(1) 播放录像带《火山喷发》片段,让学生了解火山形成的过程,并能够分析火山形成的原因。 (2) 使用演示文稿动态地展示固态和物态之间转化的关系图,让学生充分体会熔化和凝固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1. 活动(1)中教学媒体起到了 B 作用,这时需要使用设备组合中的 G 。 2. 活动(2)中教学媒体起到了 D 作用,这时需要使用设备组合中的 E 。 (注意:请使用选项编号填空,每空限填1项,选项不得重复使用。)
A. B. C. D. E. F. G.
提供示范,促进学生理解 展示事例,引发学生思考 设难置疑,激发学生思辨 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巩固 投影机+计算机+投影屏幕 录像机+计算机+投影屏幕 录像机+投影机+投影屏幕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