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五节 辞格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5 16:48: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五节 辞格(二)

一、双关

双关是指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格。双关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谐音双关

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具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谐音双关的关键是利用词语的同音现象。

①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冯梦龙《山歌》)

这里“横也丝来竖也丝”的两个“丝”字,谐音双关“思”。就第二句的一方素帕而言,是“丝”,就末句的“心事”而言,是思念的“思”。

②你的健康是?天大?的事——天大药业。

③如今,我也有了儿女,他们也有剩饭的毛病,害得我多次为一双小儿女打扫碗底,并因此被他们郑重授予?大尉?军衔。(文汇月刊)

有些歇后语就是借同音或近音双关手法构成的。 (2)语义双关

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使表达具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④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我躺着,听船底孱潺的水声,知道在走我的路。(鲁迅《故乡》) “在走我的路”,表面上看是“我”离开故乡,在走水路,但作者扩展开去,将情、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指的是人生的道路。作者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借此寄托了自己美好的希望。

⑤周蘩漪 好,你去吧!小心,现在,(望窗外)风暴就要来了。

运用双关要注意:要依据特定的语言环境和特定的接受者巧用表里两层含义,做到含蓄而不晦涩,做到不造成歧义或误会。

语义双关和借喻不同:

(1)借喻是以喻体代本体,说的是喻体,要表达的是本体事物,是比喻与被比喻的关系,目的在于使抽象深奥的事物表达得具体、生动、简洁;

(2)语义双关表达的是两种意思,借一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关顾两个事物,表里意思不一,目的在于收到含蓄委婉、幽默风趣的效果。

1

二、仿词

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叫仿词。 1)音仿:换用音同或音近的语素仿造新词语。例如:

①妈妈告诉她大弟受伤,并叫她到唐山看爸爸去。她说爸爸有个好歹,那里有组织。没有?震亡?的话,那就更不用去了。(雷加散文特写选)

②大中城市年轻人,超前消费成?负翁?。(电视) ③默默无?蚊?的奉献。 ④居高?淋?下。

2)义仿:换用反义或类义语素仿造新词语。例如:

⑤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雨中等泰山)

⑥咀嚼着青梅,啜饮着香茗,聆听着茶话,陶醉了的艺术家们诗兴大发,画兴大发。 ⑦?您真是个天才!?戈勒校长笑道:?您的胆量令人钦佩,女士。? ?我是‘地才’,博士!?女科学家冷冷一笑,?正如生命起源于大地一样,我的认识也是脚踏实地摸索出来的。?(张扬《第二次握手》)

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这样,仿词在意义上就有所依托,形成反义对用,收到互相映衬、启人联想的作用。(比如例5、6、7)仿词也可以单独出现,这时被仿的词潜在地起作用。比如例1至4。

(二)运用仿词要注意的问题

1.仿词都是临时创造的,它的特定含义一定要清楚明白,特别是当被仿的词不出现时。单用仿词要加引号,使人一目了然,例如例⑤中的“内交家”。

2.仿词只须词语的结构形式相同,而文字和意义均须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一定要有创新性。

三、反语

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辞格叫反语,也叫“倒反”、“反话”。

(一)反语的基本类型

反语可分为以正当反和以反当正两类。

1.以正当反(即反话正说,嘲讽性反语)。用正面的语句去表达反面的意思。如: ① 你真聪明,这么多天竟想不出一个好主意。

②没见过这样的宝地!房子没有一间整的,一下大雨就砸死人,宝地!

③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2

(夏衍《包身工》)

嘲讽性反语构成的关键是褒义词语贬用。 2.以反当正(即正话反说,喜爱性反语)

用反面的语句去表达正面的意思。例如:

④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 ⑤他抗议无用,苏小姐说什么就要什么,他只好服从她善意的独裁。 喜爱性反语构成的关键是贬义词语褒用。 (二)运用反语要注意的问题

1.反语有对待敌人的,有对待同盟者的,也有对待自己队伍的,要区别对待,必须防止滥用。

2.运用反语应该力求鲜明,切忌含混。上文已经说明了正面的意思,再接着用反语,或者先反说后正说,这样可以加强讽刺的力量,也可以使意思更为显豁。

四、婉曲

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故意不直白本意,而用迂回曲折、委婉含蓄的话来暗示、烘托)。分“婉言”、“曲语”。

①1957年我们先后遭到不测。 “不测”指被打成右派。

②周大勇说:?反正我们人少,坐无形,走无踪,要打就打,要走就走,利索得很。可是老虎也说得对:‘不能蛮干,蛮干,鼻子和眼就得调换位臵’。?(杜鹏程《保卫延安》)

不直说“蛮干”就会有牺牲,而说成“鼻子和眼就得调换位置”。

③?你的个人问题怎么处理呀???个人问题?是个?代名词?那意思谁都知道,大姐提起这事,我脸热得烫……(刘富道《眼镜》)

“个人问题”代替婚姻恋爱问题,含蓄得体,有分寸。 ④我们觉得有些结论是值得商榷的。 实际是说不同意,但不直说。

(二)运用婉曲要注意的问题

3

1.婉曲话语,妙在含蓄委婉,而意在言外。孙犁在《荷花淀》有一段描写四个青年妇女想去看新参军的丈夫的婉曲对话:

①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河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去看看他一一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孙犁《荷花淀》)

妇女们都不直说自己要去看看新参军的丈夫。

2.婉曲的真正含义一定要让人悟得出,理解得了,最终得露出“庐山真面目”不能使人误解或产生歧义。例如:

②他走着,走着,路灯一盏一盏的亮了。他走着,走着,路灯又一盏一盏的灭了。(茹志鹊《丢了舵的小船》)

这运用的是曲语,例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是说“走到天黑,又走到天亮”。在上下文语境中,这个含义还是清楚的。

婉曲可以借用比喻的方法来表现。例如:

③聂耳以23岁的青春年华,过早地写下他生命的休止符。(何为《他的进军号》)

这是通过比喻来委婉说明音乐家的去世。

第六节 辞格(三)

一、对偶

对偶是指用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关的意义内容的一种修辞格。

作用:音节整齐匀称 内容凝练集中 对偶可以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类。

(1)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来说明同一道理,表示相似关系。如: ①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刘凤浩《题济南大明湖小沧浪亭》) 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反对

上下联用的词或短语意义相反,对称地组织在一起,使对偶两句的内容相反。如:

4

搜索更多关于: 第五节 辞格 的文档
第五节 辞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oz2312uem3gzju6v8n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