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2010-2011-2学期
《离散数学A》本科期末考试试卷(B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课程代码 1 4 3 9 9 0 2 3 0 命题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每小题的判断结果写在答题纸上,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 1. “3+3=6”,不是命题。(错误)
2. 命题公式(P??Q?Q)是偶然式。(正确)
3. 若B中不含有x,则?x(A(x)?B)??xA(x)?B。(错误) 4. 如果论述域是{a,b},则?xR(x) ?R(a)?R(b)。(错误) 5. 若集合A的基数|A|=5,则A的幂集的基数|?(A)|=32。(正确) 6. 设A是一个集合,则A?A=?。(错误)
7. 设R是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则R的传递闭包t(R)=R?R0。(错误) 8. 所有欧拉图的顶点次(度)数一定是偶数。(正确)
9. 无向图G是二部图当且仅当G中所有回路的长度均为偶数。(正确) 10. K5、K3,3都是非平面图。(正确)
二、简单计算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将每小题的计算结果写在答题纸上。 1. 设P:我有时间;Q:我去镇上,用逻辑符合写出命题“只有我有时间,我才去镇上。”。 答案:Q?P
2. 对命题公式:P?(Q??R)??P?Q化为仅含?和?的等价表达式。 答案:?(P?Q)
3. 设S(x):x是火车,L(x):x是卡车,F(x,y):x比y快。在谓词逻辑中符号化命题“所有火车都比所有卡车快”。
答案:?x(S(x)→?y(L(y) ∧F(x , y)) 4. 求谓词公式?xP(x)??xQ(x)的前束范式。 答案:?x?y(P(x)?Q(x))
2010-2011-2学期
《离散数学B》-B卷-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5 页
5. 在一个班级50个学生中,有26人在第一次考试中得到A,21人在第二次考试中得到A,假如17人两次考试都没有得到A,问有多少学生在两次考试中都得到A? 答案:14人。
6. 假设A是n个元素的有限集合,有多少个元素在A上的最小等价关系中? 答案:n个。
7. 二元关系的关系图如下图所示,则R具有哪些特性(性质)?
答案:R是反自反的、对称的。
8. 一颗树有两个顶点的度数为2,一个顶点的度数为3,三个顶点的度数为4,问它有几个度数为1的顶点? 答案:9个。
9. 无向连通图G如下所示,则该图的最小生成树的权是多少?
答案:15
10. 对下图所标记二叉树,写出按中序周游的结果。
答案:dbheiafcg
2010-2011-2学期
《离散数学B》-B卷-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5 页
三、应用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将每小题的求解或证明过程写在答题纸上。 1. 求命题公式:(?P?Q)?(?Q?P)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答案:用等值演算法、真值表法均可,根据解题过程及答案正确与否酌情给分。 主吸取范式为:(P?Q)?(?P??Q)?(?P?Q)=?(0,2,3) 主合取范式为:P??Q
2. 设A={a,b,c,d},?1、?2、?3是A上的划分,?1={{a,b},{c,d}},?2={{a},{b},{c},{d}},?3={{a,b,c,d}},试求:
(1)?1所诱导出的等价关系的序偶。
(2)写出偏序集合<{?1,?2,?3},细分>的“细分”关系元素,并画出该偏序集合的哈斯图。 答案:“细分”关系={1,?1>,1,?3>,2,?2>,2,?3>,2,?1>,3,?3>} 哈斯图为:
(3)求集合{?1,?2,?3}的最大元、最小元、极大元、极小元。 答案:最大元为?3,最小元为?2,极大元为?3,极小元为?2。 3. 有向图G如下图所示。
(1) 用邻接矩阵求G中v1到v4长度为3和4的路径各有几条?
2010-2011-2学期
《离散数学B》-B卷-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5 页
?0?0A???0??0答案:因为G的邻接矩阵为:
?0?0???0??0101?011??101??100?
12??03?0422?(4)?A???0312???01??01,
23?13??23??22?
A(2)所以,
111??02?01201?(3)?A???02111???011??02 ,
故,G中v1到v4长度为3的路径为2条,长度为4的路径为3条。 (2) 求G的可达性矩阵。
?0?02A???0??0答案:因为:111??0?0101?3?A???0111???011??0 ,111??0?0111?4?A???0111???101??0,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
?0?0234P?A?A?A?A???0??0G的可达矩阵为:
4. 证明:在有6个顶点,12条边的连通平面简单图中,每个区域用3条边围成。
证明:n=6,m=12,由欧拉公式得面数k=8。若有区域是用>3条边围成的,则有2m>3k,即24>24,从而导致矛盾。这说明每个区域用3条边围成。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将每小题的求解或证明过程写在答题纸上。 (1) 将下列推理符号化并给出形式证明:
每个学术会的成员都是工人并且是专家,有些成员是青年人,所以有的成员是青年专家。 证明:首先将命题符号化,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
F(x):x是学术会成员。 G(x):x是专家。 H(x):x是工人。 R(x):x是青年人。。则该推理的形式结构为:
?x(F(x)?H(x)?G(x)),?x(F(x)?R(x))??x(F(x)?R(x)?G(x))。 ① ?x(F(x)?R(x)) P
② F(c)?R(c) T, ①,ES ③ ?x(F(x)?H(x)?G(x)) P ④ F(x)?H(x)?G(x) T,③,US
2010-2011-2学期
《离散数学B》-B卷-参考答案
第 4 页 共 5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