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歌唱二小放牛郎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在阅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小英雄,学习他机智勇敢的好品质。
3.在自主探究课文怎么写的基础上,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时安排:两课时 自主探究方案: 我会想:
读一读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 我会读:
1.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读题时产生的问题。 2.读一读词语:
山沟 隐藏 抓住 乒乓 受骗 摔死 胸膛 敌人 机关 迷失 顺从 埋伏 战士 传扬
3.再读一读课文: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先试着思考,准备好思考的结果,在课上和老师探讨。
4.我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抗日小英雄 为了掩护 和 ,把敌人领进 ,最后 。 我会写:
1.结合笔顺示例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田字格里的生字。 2.自我检测: 看拼音,写汉字。
wáng ar xiǎo dí r?n mí shī shùn cóng bào chóu
zhǔ zhāng mái fú sǐ zhàn shì chuán yáng 摔
我知道: 课外搜索:
1.搜集有关王二小的资料,可以是图片、文字。 2.了解其他爱国小英雄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 学生“展示自学”——教师“了解学情” 展示学习: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我领大家读一读”
出示: 山沟 隐藏 抓住 乒乓 受骗 摔死 胸膛 敌人 机关 迷失 顺从 埋伏 战士 传扬
开火车读词。
3.听写。检查对照孩子的书写情况,重点指导书写”顺、战、死”三个字。
提醒学生注意:写“顺”字时要把“川”写紧凑些,和右边的“页”宽窄相当;写“战”字要注意左右呼应,“戈”旁略高;写“死”字时要注意右下是“匕”,不能写成“七”。 4.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王二小的图片,说说王二小的故事。 5. 通读课文。
二、学生“交流问题”——教师“定向目标” (一)提出问题:
1.通过预习,你们认为这首叙事诗应该学习哪些内容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写什么。 2.学生交流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概括总结:这是一首叙事诗,也是一首歌的歌词。记叙了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为了掩护八路军后方机关和数千老乡,把敌人领进埋伏圈自己英勇牺牲的事迹。 3.对于这篇课文,通过预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针对学生的提问,相机引导---怎么写。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同时形成共性需要解决的问题。(想一想,课文怎么写出王二小的机智勇敢的?) (二)探究问题:
1.本首叙事诗记叙了王二小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感人事迹,那么,课文的结构是怎样安排的呢?
相机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全诗共六节,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共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节:写人们对王二小的悲痛和怀念之情;
第二至五节:记叙了王二小跟敌人斗争和英勇牺牲的经过; 第六节:写人们对王二小的怀念和歌颂。
三、学生“学习释疑”——教师“点难拨疑”
同学们刚才在读书的过程中已经解决了很多疑问,搞懂了课文写了什么,那么课文时怎么写出王二小的机智勇敢的呢?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读书探究。 学习第一节
1.默读第一节,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理解“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这句话 。 明白课文暗示王二小已经牺牲了,表达了人们悲痛和怀念的感情。 3.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放牛郎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这个放牛的孩子?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学生“反思学习”——教师“反思教学” 回顾课文,贯穿学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课文内容。2.阅读方法。3.写作方法。4.问问题的方法。 五、教师“引导实践”——学生“迁移创新” 总结,课后延伸:
牛二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孩子却不见了,是贪玩耍丢了牛?(不是)放牛的孩子与敌人英勇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牛在人亡,字里行间洋溢着人们对王二小的悲痛和怀念之情。课后请同学们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一、学生“学习释疑”——教师“点难拨疑” (一)复习回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口头填空:
王二小为了 ,英勇牺牲了,他的牺牲换来了人们的 , 换来了战斗的 ,他是一位抗日小英雄。 (二)学习第二至五节
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自读第三节。
3.王二小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引导学生自读第二节。 4.你读了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什么?理解“扫荡、潜伏、隐藏”。
5.齐声有感情地朗读2、3小节。 说说你觉得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自由练说。
6.王二小把敌人带到哪里?结果如何? 7.指读第4、5两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8.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结果怎样?在带敌人进埋伏圈时,他想到这个结果了吗?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9. 生自由练说。 师总结:尽管可能牺牲,但他觉得用自己一个人的生命换取几千名乡亲的生命,值得!他相信自己的血不会白流,八路军叔叔一定会消灭可恶的敌人,为自己报仇的!想到这里,他毅然将敌人带入了埋伏圈。“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旁边。我们十三岁的王二小,就这样英勇地牺牲了。”课文最后两段就是对他这种英勇献身精神的赞颂。
10.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5小节。
11.再读第1小节,明白课文运用了倒叙的写法。
王二小牺牲后,他放养的牛儿还在山坡上自由自在地吃草,却再也看不到王二小了。字里行间流溢着人们对王二小的悲痛和怀念之情。 12.齐声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三)学习第六节
1.乡亲们再也看不到二小了,他们的心情怎样?请同学们自由读第6节。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生自由练说。
3.带着怀念的感情读第6 节。 (四)总结全文,练习背诵
1.认真听录音《歌唱二小放牛郎》,想想:歌里都唱了什么? 生自由练说。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背诵课文。
二、学生“反思学习”——教师“反思教学” 回顾课文,贯穿学法。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课文内容。(2)阅读方法。(3)写作方法。(4)问问题的方法。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叙事诗,诗歌运用倒叙的写法,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语言朴素流畅,感情真挚,便于诵读吟唱。在今后的习作中我们可以学习运用倒叙、首尾呼应这种写作方法。
三、教师“引导实践”——学生“迁移创新” 1.总结提升: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们一定被他这种舍生忘死、临危不惧的精神所深深打动!学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 生自由练说。
总结:能在危难时刻做出令人叹服的正义之举,这就是英雄。 2.拓展练习: 填空: (1)( )那天早上,( )去( )“扫荡”。山沟里潜伏着(还隐藏着( )。
(2)王二小带路( ),( )的埋伏圈。( ( )受了骗。 3.学习建议:
(1)和同学互说所搜集到的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2)把《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敌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