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学诚教育 初三化学 专题练习
专题五 溶解度曲线
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 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丙>甲=乙
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
云南学诚教育 初三化学 专题练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 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 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 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4)当溶液的浓度都用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2
云南学诚教育 初三化学 专题练习
是 (选填序号)。
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浓度也相等 B.t2℃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C.将t2℃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为降至t1℃时,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 D.将t2℃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m(乙)>m(甲)=m(丙)
E.将t1℃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可能都不发生变化 F.将t2℃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
8.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把t2℃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升至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
(2)保持溶液温度不变,要将t2℃时甲物质的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应采取的方法 是 (至少填两条)
9.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回答:
(1)3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2)50℃时,40g乙物质最多配制成 g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3)如图2所示,向盛有生石灰的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水,试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时,烧杯中有晶体析出,由此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 (填甲、乙或丙)。
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图中P点的含义是 。
(2)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20℃
3
云南学诚教育 初三化学 专题练习
时,将5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升温至4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3)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
②下列操作能使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的是 。 a.加入20g甲 b.加入100g水 c.升温至40℃
1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t1℃时,将3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形成的溶液是溶 液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此时若将温度有t1℃升至t2℃,还应再加入a物质 g,才能变成饱和溶液。 (3)从a、c的饱和溶液中提取a,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
12.一定条件下,某物质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温度/℃ 20 20 20 30 水的质量/g 10 15 20 20 所加物质质量/g 2 2.5 7 7 溶液质量/g 12 a 26 27 (1)表中a= 。
(2)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3)下图中,能表示该物质溶解度的曲线是 (填字母)
(4)所得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实验序号,下同);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5)温度不变,将①、②所得溶液混合好,向其中再加入 g该物质,能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4
云南学诚教育 初三化学 专题练习
1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若甲物质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 。 (5)对(4)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不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 A.剩余溶液一定是甲饱和溶液 B.剩余溶液一定不含有乙 C.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纯净物 D.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甲
14.右图是硝酸钾溶解度曲线。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是 。
(2)从右图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写一条即可) (3)欲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4)室温下,将一瓶硝酸钾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有10%变成25%,放置前后溶剂的质量比为 。
(5)小明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②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①③④中没有固体存在 D.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