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37讲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9 14:27: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张( ) A.经世致用 C.格物致知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于史籍而后足以应务”“他要求自己的学生‘必先穷经’,‘兼令读史’”得出黄宗羲主张经世致用,故A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观点,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是朱熹的观点,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古今贯通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8.据下面顾炎武《日知录》部分内容摘录判断,顾炎武主张( )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A.以民为本,实行“仁政”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强调“法治”,君臣平等 D.限制君权,实行“众治” 答案 D

解析 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是孔子的思想主张,题干中的内容也不能体现该思想,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内容并没有提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强调“法治”,君臣平等是黄宗羲提出的思想观点,且题干中的内容也不能体现出该思想,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人”这两句话可知其主要思想观点为限制君权,实行“众治”,故D项正确。

9.“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以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顾炎武主张( ) A.学以致用 C.男女平等 答案 A

解析 由对材料解读可以看出顾炎武认为学习的内容不仅仅是局限于单纯的学习传统儒学内容,还包括广泛的家国大事,进而推导出其经世致用的思想,故A项正确。

10.“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是( ) A.李贽B.顾炎武C.黄宗羲D.王夫之

9

B.知行合一 D.古今贯通

B.反对封建专制 D.反对宋明理学

答案 D

解析 注意关键信息“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大意是说:拥有天地之广的胸怀与修行是不容易的,而社会又是每一天都在变化的,这体现了王夫之朴素的唯物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D项正确。

11.(2018·兰溪学情抽检,27)长期以来,儒学是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出:“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圣人经典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这说明王艮( ) A.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C.利于儒学“思辨化” 答案 D

解析 “长期以来,儒学是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出:‘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圣人经典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实际上让儒学从士大夫之学到百姓自觉的过程,是一种继承和发展,故D项正确。

12.顾炎武认为修史的目的在于通过“鉴往”而达到“训今”,否则修史就丧失其价值所在。这表明顾炎武主张( ) A.保家爱国 C.发扬儒学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修史的目的在于通过‘鉴往’而达到‘训今’”可以得出,顾炎武主张理论联系实际,非常注重实学,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材料二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B.博通经史 D.经世致用 B.反对儒家传统思想 D.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10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

答案 (1)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用。 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学说。

(2)时代气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

14.黄宗羲继承了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意为“众多”)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黄宗羲的)理念,比孟子之说代表一种合乎民主的思考,近代民主政治所努力的,就是要把这个理念变成事实,使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梨洲的民本思想,已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新的条件,只是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孟子、黄宗羲的基本主张,并指出二者相同点。

(2)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评价古今君主优劣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

(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思想的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的原因。

答案 (1)主张:民贵君轻;天下为主君为客。 相同:以民为本。

(2)标准:是否以天下为主。 根源:商品经济发展。

(3)进步:带有民主色彩,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条件。 原因:封建君主专制加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程朱理学的束缚。

11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37讲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教案(含解析)人民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pgsa1rb8m9kcek7hm3l8mqar1rud1013bm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