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孔子与儒家的论学思想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6 0:25: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程子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有不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而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为格物,此为知之至也。”

诚中形外,积厚流光,功到自成,实至名归。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应念身世苦空,切莫随流逐队。

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李叔同: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李叔同临终偈语: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像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胡适之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几份证据说几分话。

13

又云:为者常成,行者长至。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弘一法师)

重视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儒家论学,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创新,重特立独行。

“博学之(不能博学,则不能通古识今,圆融无碍,思维难以广阔,联想不得尽展,难以思鹜八极,心游万仞,文章岂能大气。岂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与天地同心?),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论语.中庸》)。”

老(庄)道:无所谓,无所谓。 佛云:不可说,不可说。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皆能彰显三圣大智。 无所谓、不可说、如之何者,皆是圣智之言也。

老子慈,故以为有生于无,且无为而不争,自然无所谓,即尚不言之言。 佛家以空为本质,意在打破一层层执着,勘破纷纷具相之有限,而达至真空之把握。最关键的是人心自己达到认识的彼岸。此有似于穆罕默德所说,穆罕默德应该走向高山。故曰不可说。重在自悟。重在法外心传,不立文字。

孔子仁,故谆谆善诱,诲人不倦。(所谓“朝闻道,夕死可也。”)

14

故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之意,教人好学而勤于思也。

人贵有自知,故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四书章句p106)。” 行不足以致誉,而偶得之,不足以为喜;虽有功绩,但并非完美,故难免毁谤,虽众人非之,而未必一无可取,尤不可彻底自暴自弃。人间毁誉,未必皆实。修己者不可因之以遽为忧喜,观人者亦不可轻加褒贬。

三字经云:“古圣贤,尚勤学”“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犬守夜,鸡司晨,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王充《论衡·实知篇》:“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谓人的知识、学问都是学习的成果,反对“生而知之”的主观唯心论。认为天地之间没有先知先觉、生而知之的人,“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生)知者”。即使是圣人也是学以致圣,“所谓圣者,须学以圣。”

知行合一。

孟子曰:“万物皆备於我矣(故当重心,心诚则有情而得意,情满意足则成文。天下妙文,莫不是伫兴而作。王国维多次强调“须伫兴而就”(《人间词话》17),不须宿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15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成武,取二三策而已矣。

钱钟书:取足于己,空诸依傍。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弘一法师)

陶行知原名文睿,受王阳明“知行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曾用名知行。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学问又要求实。Bacon said, study serves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the disposition of affairs. 儒家是反对以学问而快虚荣知心的。论语上说,君子的道则爱人,小人得道则易使也。荀子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篇》

儒家论学,讲求创新,“君子贵开风气,不贵从风气。”(历史常有完全转向的时候,排头一边儿为排尾。)

16

搜索更多关于: 孔子与儒家的论学思想 的文档
孔子与儒家的论学思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po6e2uj47207lq1bacf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