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必修3 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8 15:41: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纲要求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全国卷五年考情 2017·卷ⅠT31,2017·卷ⅢT4,2015·卷ⅠT3,2014·卷ⅠT3、T30 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对应学生用书第154页)

[识记—基础梳理]

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

(1)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三种细胞外液构成内环境。下图中①~④分别是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2)a端若为动脉的上端,则a处的氧分压要高于b处,a处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b处CO2和代谢废物的含量均高于a处。

(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上图中四种体液的关系。

(4)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③④(用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

2.内环境及其组成成分

(1)比较几种人体内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1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血细胞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2)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生活的直接内环境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淋巴、组织液 血浆 淋巴、血浆 ①血浆的主要成分:

②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①概念:简单地说,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②影响因素: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细胞外液的酸碱度

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②维持酸碱平衡的因素: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3)温度

①细胞外液的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②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新陈代谢:人体内酶的最适温度也是37_℃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 4.内环境的作用

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

[教材边角知识] 必修3 P3“相关信息”

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甚至是“血泡”。分析二者成分: 水泡:主要成分是组织液。

血泡:主要成分是组织液,还含有血细胞。 [辨析与识图] 1.判断正误

(1)血浆和组织液相比,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提示】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多于组织液。

(2)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内环境中。

(×) (×)

【提示】 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消化道中,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

(3)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4)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提示】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 (5)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提示】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6)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 (√) (×)

【提示】 血浆中含有缓冲对NaHCO3/H2CO3等,机体产生的乳酸能与NaHCO3发生反应,因此血浆pH不会明显降低。

(7)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2.据图思考

(√)

3

2019届最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必修3 第8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puzy66y9f9pugm7qnnb9acj39qpyw00eg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