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现代教育理论研读1-4章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0 19:58: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现代教育理论研读填空、判断题及答案 第一章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大众诗人)。毛泽东主席称赞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2、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

3、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是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的。 4、陶行知社会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是(教学做合一)。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在反对传统的旧的教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主张(教育)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教育要在(生活中)进行,学校要与(社会)建立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对改造(旧教育),(洋化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国情的情况是非常有价值的。

6、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教育。

7、创造教育有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行动和思想。)

8、儿童是有创造力的,这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基于这种认识,陶行知坚信(“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千百万孩子中一定有一贯孩子是天才,是一个(创造者),(发明者。)

9、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陶行知的回答是:(创造宽松的环境,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的见解。

10、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高师德的典范,被尊之为(万世师表),堪称(师德楷模)

第二章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1、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的复杂的(精神)世界。” 2、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的因素。3、教师应该拥有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

4、校本研究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三者的整合。 5、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扩大(知识)范围。

6、教育叙事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7、案例研究具有(故事性),(问题性)和(典型性)等特性。 8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9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本人也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

10 苏霍姆林斯基注重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应有利于人(个性)的发展,十分注重在教育中注入尽可能多的(人情)、(人道)和(人性)。

11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12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 13 苏霍姆林斯基将(教会学生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方法 14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的爱好者。

15 苏霍姆林斯基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注意发展学生的(知识兴趣)和(爱好) 16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大体而言,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17 同伴互助的具体形式有(对话)(协作)(帮助)

18 专业引领的具体途径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教学专业咨询)以及专家与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

19 校本教研中的研究方法包括(教育叙事研究)(案例编写)(教育网志或博客)(行动研究)(学生追踪研究)(课堂观摩)(案例分析)(创建学习型组织)

20 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是(亲历性)(真实性)

21、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对自己几十年教学生活的思考,关注到了(教学各个环节)以及课堂以外的(读书和活动),他尤其重视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活动)。无论是阅读还是教学只有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获得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真正发展。

22.无论是阅读还是教学只有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获得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真正发展。 23、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

24、苏霍姆姆林斯基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5、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姆林斯基创造了“(记忆法)”、(“思维课”)、和(“研究性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26、苏霍姆姆林斯基认为,(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

27、苏霍姆姆林斯基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他在《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在他看来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进行(独立的思考—)。 二、判断题:

1、教师丰富的知识储量能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而不是自己的教学内容。(对)2、苏霍姆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学习法更多的是一种教学和学习法,和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一样的。(错)

3、研究性学习,是单独设立的课程。(错)

4. 我们一般所说的“后进生”,无外乎思想觉悟上或者学习成绩上落后或者两个方面兼而有之。(对) 第三章 多元智能理论

1、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负责人,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来的。 2、加德纳提出了八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3、智能需要有具体的(生活情景)才能表现。

4、智能的核心能力是(解决问题能力)即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语言智能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第四章,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试题

1、(建构主义)与(多元智能理论)是支撑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础。 2、(情境)、(协作)和(交流)、(意义建构)成为学习的四大要素。 3、(意义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也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

4、学习者特征分析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

5、学习策略分为四类:(主动性策略)、(社会主义策略)(协作式策略)和(情景式策略)。 6、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7、问题解决研究学习模式一般分(问题情境)、(解定问题)、(提出假设)(找出答案)四个步骤展开。 8、学习的认知能力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为六个等级:(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9、认知结构变量有三个: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认知结构的(“稳定性”)。 10、评价通常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它们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第一章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生活及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

2.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观点的内涵? /////“我听见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试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分析之。⑴教育与人类生活是相伴而生的。⑵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⑶教育具有终身性。⑷教育具有全面性。 3. 如何理解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社会教育理论的教学论。基本含义是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是在做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种田为例来谈,强调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4.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给了你哪些启示? 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在反对传统教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的教育思想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教学方法。对改造注入式教学具有推动作用。⑵过于强调生活价值,否定传统学校,淡化学校教育功能,弱化知识和课程的系统性。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所表达的思想与我们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十分吻合。

5.陶行知提出的创造教育的含义. 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教育。创造教育有不可或缺的两要素:行动与思想。

6.陶行知提出的创造教育的方法. (1)要了解儿童,相信儿童具有无限的创造力(2)创设宽松的环境,解放儿童的创造力(3)组织集体生活,培养创造能力(4)培养儿童的主动性。(5)开展设疑问难活动 7.你是怎样理解“人人都是创造之人”这句话的? ⑴相信儿童具有创造力,并努力发挥、加强与培养这种创造力,是进行创造教育的前提。⑵他们的创造、想象常常是优质的、不成熟的,但也常有合理的成分,好好保护,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8.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创设宽松的环境,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9、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⑴解放学生的双眼。 ⑵解放学生嘴巴。 ⑶解放学生的双手。⑷解放学生的大脑。⑸解放学生的空间。⑹解放学生的时间。

10、一位教师讲解秦牧的《土地》时,……“你少钻牛角尖,你的成绩还会更好些吧!”请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的观点分析。⑴要了解儿童,相信儿童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创设宽松的环境解放儿童的创造力。⑵民主化是最利于创造了发挥的首要条件。⑶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包容、宽恕学生的一些“幼稚可笑”行为。 11、有的家长说孩子作业多,哪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你对此有何看法?创设宽松的环境,解放儿童的创造力。⑴解放学生的双眼。⑵解放学生嘴巴。⑶解放学生的双手。⑷解放学生的大脑。⑸解放学生的空间。⑹解放学生的时间。

12、有位母亲,因孩子把她刚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如果你是这位老师怎样帮助母亲解决这个问题。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在首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为此,必须打破不让儿童动手的旧思想。虽然孩子弄坏金表是不对的,但是这种创新积极性和能力是要保护的。比如说:爱迪生的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爱护、支持孩子动手能力对于培养创造力很重要。

13、一位教师在教《草船借剑》一课时,……用“骗剑”是否更恰当?用陶行知教育理论分析。

开展设疑问难活动。设疑问难是通向创造的第一步阶梯,是创造教育的重要方法。陶行知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⑴要使学生处在疑难的地位。⑵要使他审视所遇到的是什么疑难。⑶要使他想出多种可以解决这个疑难的办法。⑷要使他推测各种解决方法的效果。⑸要使他使用最有成效的方法。⑹要使他审查试用的效果,究竟能否解决这个疑难。⑺要使他印证,使用的方法是否有效。 14、实施创造教育需要哪些条件? ⑴民主化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主要条件。⑵因材施教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条件之一。⑶在实践过程基础上思考。⑷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15、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哪一点对你启发最大? ⑴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⑵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包容、宽恕学生的一些“幼稚可笑”行为。⑶教师要为学生的创造力搭建平台,提供和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⑷教师首先要有创造力,不断改进和创造教学方法

16、陶行知的师德思想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实际谈一谈现代教师应该具有哪些修养?

启示:⑴解放学生的双眼。 ⑵解放学生嘴巴。 ⑶解放学生的双手。⑷解放学生的大脑。⑸解放学生的空间。⑹解放学生的时间。修养:⑴教师对事业要有赤诚之心。 ⑵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⑶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⑷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⑸教师要勤奋好学,富有开拓进取精神。 17、陶行知曾告诫师范生,“切不可党教育事业是住旅馆的样子”。是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1)教师要有奉献精神(2)教师要有乐业精神(3)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18、下面是陶行知先生的故事,请仔细阅读并谈一谈你的感想。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陶行知要求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伟人修养的地步”;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比如:要学生有创造力、要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时时躬身实践,处处严以律己,给学生做出表率。

第二章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1 简答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和观点

(1)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2)德育情感化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能力 (5)重视方法指导和阅读书籍的教学思想 2 简答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师应该处理好那些问题

(1)处理好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使两者处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和谐状态之中 (2)处理好学生各种才能的发挥问题,是其个方面的表现能和谐发展。 (3)处理好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动力问题,鼓励学生以自信的心态来实现全面发展

3 苏霍姆林斯基概括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开设“思维课”、提倡研究性学习、明确知识理解目标、借助抽象概括概念 4 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p4

5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该怎样维持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首先,教学应该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奇感。 其次,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应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想象的“权威感”。 再次,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快乐。 最后,广泛的阅读也会激起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

6.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有些什么论述?你读后对自己今后的教学研究有什么构想么? 论述:(1)教师应该拥有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 (2)教师研究的问题应该是教育实际工作中遇到的

问题。(3)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扩大知识范围。 (4),教师应该充满感情地研究学生的世界。 构想:1、有详细的读书计划,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存量。 2坚持每天写教育日记,掌握教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3、面对一些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要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迎难而上。4、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要积极反思,在反思中获得经验。5、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 7。 校本研究有哪些核心要素?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内在关系?

核心要素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方面。 这三方面相对独立,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自我反思”是教师进行校本研究最基本的途径,体现了行动研究中的“教师与自我对话”。 “同伴互助”指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及其集体之间的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同伴互助的具体形式有(1)对话A信息交换B经验共享C深度会谈D专题讨论“(2)协作(3)帮助 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向纵深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8。 你所在的学校,有哪些校本教研的活动?通过对苏霍姆林斯基教研观点的学习,你对你们学校的教研活动有些改进的建议么?

一、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 1 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反思。 2、师徒教研。3、年组每周的教学、教育备课。4 学期末教师个人的教学案例和教育案例分析。5、学校每年召开“教师研究发表会”。6、 学校设有“教学研究部”,组织培训活动进行专业引领。7 组织“青蓝工程”、“希望工程”、“名师工程”教学大赛,以此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8网上设有论坛,为教师交流搭建平台。二、改进建议:1、加强教师间的信息互换,定期召开信息发布会和读书汇报会等形式进行间信息的交换。2、进行专题讨论,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

搜索更多关于: 现代教育理论研读1-4章练习题及答案 的文档
现代教育理论研读1-4章练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pw171r5zj4mu7526k929d31q9p6am00ec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