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课程复习 1.刑法的概念:
?
所谓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详言之,就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
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 ? ?
现行刑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二部刑法。
广义的刑法包括刑法典 、单行刑法、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
2.刑法的本质:
? ?
刑法的性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刑法的阶级性质;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质。
所谓刑法的阶级性质就是指刑法的阶级属性。刑法和其他法律一样,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随
着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才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应运而生。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刑法的阶级本质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 ?
所谓刑法的法律性质就是指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之一部分所具有的特征。刑法与其他部门法如民
法、行政法、经济法等比较起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任何一种社会关系,只要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刑法就规定对这种行为予以一定的刑罚处罚,从而使这种社会关系进入刑法调整范围。在这个意义上,刑法可以说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2)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任何法律都具有强制性,任何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干预。但是,所有这些强制,都不及刑法对犯罪分子进行刑事制裁即适用刑罚严厉。刑罚不仅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限制或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剥夺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而且在最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 ?
但刑法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我国刑法的社会主义本质即为阶级性。
3.刑法的任务、目的、功能
?
根据刑法第2条规定,我国刑法的任务包括惩罚犯罪和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两个方面的任务,具体
讲,有四个方面的任务:
第一,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第三,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第四,维护社会秩序。 ? ?
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
刑罚对犯罪人的功能体现在惩罚功能、剥夺功能 、教育功能
4.刑法的体系
?
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现行刑法分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
1
?
刑法总则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则的规范体系,是认定犯罪、确定刑事责任和适用
刑罚所必须遵守的共同的规则; ? ?
刑法分则是关于具体犯罪和具体法定刑的规范体系,是解决具体定罪量刑的标准。
总则与分则之间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只有将总则和分则的规定相结合,才能正确认
定犯罪、确定刑事责任和适用刑罚
5.刑法的解释
? ? ?
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从不同的方面,可以将刑法的解释做不同的分类。 (一)从解释的效力上可以将刑法的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二)从解释的方法上可以将刑法的解释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6.刑法的基本原则
? ? ? ?
我国现行刑法明确规定了三项基本原则, 即罪刑法定原则、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
罪刑法定原则反对的是封建刑法的罪刑擅断。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具体地说,就是定罪量
刑必须以现行法律明文规定为准,对现行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和处罚。 ?
基本要求:第一,禁止类推适用,即刑法惩罚的对象只能限定于现行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范围之
内,而不能通过司法类推适用将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也当作犯罪进行惩罚。第二,刑法不得溯及既往,即刑法只能惩罚颁布实施后发生的犯罪,而不能用今天的法律惩罚昨天的犯罪,以求刑法的公正性。第三,排斥习惯法,即关于犯罪和刑罚的规定必须以法律的明文规定为依据,而习惯法不是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定罪处罚的依据,不能是任意进行解释的习惯法。第四,否定不确定刑,即刑法对每一种具体犯罪规定明确的刑种和刑期,不能任由法官任意裁断。 ?
立法体现:废除了原《刑法》规定的类推制度。再次明确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
则。在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确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
司法适用:正确认定犯罪和判处刑罚。正确进行司法解释。
?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定罪上一律平等、量刑上一律平等、行刑上一律平等 )
?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
?
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并不要求对同样的犯罪行为必须处以相同的刑罚,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
刑罚体系,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在分析罪行轻重和刑事责任大小时,要综合考虑行为的客观危害性、行为人
的人身危险性 、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7.刑法的空间效力
?
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也就是要解决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解决刑法空
间效力的原则主要有: ?
(一)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不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都一律适用本
国刑法。 ? ?
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行为或者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领域内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最高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律不予追
究。 ? ? ?
领域的含义: 我国领域的含义:
“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
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和补充规定; 3.特别刑法的特别规定;
4.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规定。 ?
我国领域的延伸:
1.在我国的船舶、航空器内犯罪的刑事管辖权; 2.在我国住外大使馆、领事馆内犯罪的刑事管辖权 ?
犯罪地的标准: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
1. 犯罪地的确认:
(1)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的,认为是在中国的犯罪,适用属地原则,确立刑法效力。 (2)在中国的船舶或飞机上犯罪,认为是在中国的犯罪。 (3)未遂犯、共犯犯罪的确认,通常采取扩张立场。
(4)发生在火车、使领馆的犯罪,其犯罪地点应当以该火车、使领馆所在地为准。
3
?
2. 属地原则的例外:
(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2)发生在港澳特区的犯罪。 ?
(二)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
都适用本国法律。 ?
(三)保护原则:
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是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 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法律。 ?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
(四)普遍原则:
以保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标准,凡是发生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法律。 ?
现今大多数国家刑法采取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才其他原则。
8.刑法的时间效力
?
一.刑法的生效时间
刑法生效时间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 ?
二.刑法的失效时间
刑法失效时间一般也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某些法律失效;二是新法施行后代替了同类内容的旧法,或者由于原来特殊的立法条件已经消失,旧法自行失效。 ?
三.刑法的溯及力
(一)概念: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 (二)原则:
1.从旧原则:即新法没有溯及力。 2.从新原则:即新法有溯及力。
3.从新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有溯及力,但是旧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罚较轻的,则要适用旧法。
4.从旧兼从轻原则:即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罚较轻的,则要适用新法。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