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施秉一中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16:22: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施秉一中学校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课 题: 吴安德 小组教师 科 目 年 月 日(星期 ) 刘德华、廖定举、何黔、周柱菊、杨息波、吴光龙、王凌云、吴安德、龙美莉、周琳 班 级 累计课时:总第 课时 必修一第二课(1) 雨巷 1、知识目标: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鉴赏象征诗。 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1培养训练学生的朗诵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关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体悟雨巷诗情诗境。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及措施: 体会本诗“丁香姑娘”“雨巷”等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的手法,初步学会鉴赏象征诗。 1、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贯穿始终,情境法,诵读法,讨论法等。 2、运用多媒体教学。 3、本文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分析《雨巷》的感情基调: 3、了解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课前准备: 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包括生字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自主质疑 一、新课引入 我们学习了毛泽东主席的词,感受了一个伟大领袖的豪迈的情怀。今天,让我们撑一把油纸伞,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聆听潇潇春雨,感受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的寂寞惆怅。 《雨巷》是一首象征诗,表现了五四运动中激昂飞腾的理想同大革命失败的现实脱节的悲剧感,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将大革命失败时的那份忧郁浪漫化,诗中描写的一切,悠长寂寥的雨巷,彳亍的丁香姑娘都可在现实中找到其象征意义。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1、作者简介: 提问:这首《雨巷》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有谁知道戴望舒的基本情况? (明确)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修订、增减 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这个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望舒即月神,飞廉即风神)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优柔寡断,逃避现实。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 戴望舒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 2、(展示课件)学生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街巷.( xiàng ) 彷徨..( páng huáng ) 彳亍..( chì chù ) 颓圮.( tuí pǐ ) 惆怅..(chóu chàng ) 篱.墙( lí ) 三、新课教学 1、听朗读课件,师生讨论。 提问:听完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到的作者的感情是什么? (明确)孤独、寂寞、凄凉、痛苦、忧伤、彷徨等(感情基调)。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提问: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明确)低沉幽怨。 提问:朗读时还应注意什么? (明确)停顿、轻重、节奏(沉稳舒缓)、语速(较慢) 学生齐声朗诵。 2、提问:这首诗说了个怎样的故事,又如何体现上述情感的? (明确)一个江南少女和“我”的邂逅,在雨巷中飘然而过。在“我”的等待中,她像丁香一样出现、飘过,然后消散在“雨的哀曲”中。相逢,只是想象;错身而过,是不可避免的悲剧。细碎的文字中,“她”和“我”出现了,“我” 却眼睁睁地看着她消失,仿佛一场梦境。诗人撑着油纸伞,彷徨在寂寥的雨巷中,幻想逢着一个希望逢着的姑娘。这并非是现实的巧遇,而是幻觉的邂逅。而那如丁香般的江南少女也许是前清宰相府后代的少女,也可能是诗人以前的邻家少女。其实,是谁已经不重要了,她最终要消散在诗人的视线中。 3、提问:朗诵完诗歌,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雨巷》的魅力,那麽,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 (明确)丁香一样的姑娘很美。 4、提问: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诗中对她有一个修饰语“丁香一样的”,那么,丁香是什麽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课件中的丁香图片) (教师补充知识)丁香花,又名紫丁香。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密集成圆锥花序,有淡雅细沉的香气。 丁香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 (展示课件)诗歌介绍:唐代诗人李商隐《代赠》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5、(提问)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明确)忧郁的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6、提问:作者是怎么写这个姑娘的呢? (明确)太息般的眼光,默默彳亍着,打着油纸伞,梦一般的飘过?? 7、提问: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明确)《白蛇传》。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美丽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一定更美了。 8、提问: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明确)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教师补充)有关春雨的诗歌介绍:宋人秦观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有词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看来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何况这时诗人正在一个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还有“颓圮篱墙”的小巷里呢? 四、结合背景,解读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1、启发:那么,为什么诗人会这么忧伤呢?诗人这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难道纯属是个人的哀叹吗?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吧。 本诗写作背景 《雨巷》写于1928年,发表在1928年的《小说月报》上。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 1926年,作者在上海震旦大学读书时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积极宣传革命,散发张贴传单,鼓动工人罢工,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和侵略。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革命者进行大肆屠杀与追捕。诗人戴望舒也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追缉而被捕。从监狱中放出来后隐居杭州、松江避难。 在当时血雨腥风的年代里,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革命转入低潮。戴望舒和当时的一部分知识青年一样感受到了大革命失败后理想幻灭的痛苦,心头极度忧郁和苦闷。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黑暗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雨后绚丽的彩虹,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他写了这首诗。《雨巷》就是这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所以,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时代感。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现当时的时代,以及当时的进步青年内心的痛苦,内心的彷徨迷惘。 2、提问:这首诗中有几个重要的意象,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都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明确) ①这些意象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环境:雨巷、篱笆墙; 第二类是道具:油纸伞; 第三类是人物:丁香姑娘。 ②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 油纸伞——未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像空间。油纸伞本身就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暮春,在寂寥的下着小雨,凭添了一份冷寂,凄清的氛围。它象征着怀旧、迷蒙和浪漫。 篱笆墙——这个篱笆墙是颓圯的,象征当时社会让人产生的哀怨和凄凉的氛围。 雨巷——悠长 寂寥 狭窄,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即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力。 丁香姑娘—— 是作者心中的爱人,也是美好理想的象征。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哀怨、凄婉。 2、(提问)诗中丁香姑娘的表现有什么深意? (明确)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 ——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 ——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 ——理想的幻灭 (教师小结)作者用雨巷、丁香、姑娘、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典型的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画面,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准确的传达出了“我”“忧伤”这种典型的情绪。 诗人就是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痛苦、无奈、煎熬的进步青年,这彷徨、感叹、哀怨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它分明让我们看到了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五、集体朗诵,再次感受这首美丽而忧伤的诗。 《雨巷》的成功正在于戴望舒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的一种感情,那就是“忧伤”。诗歌把诗人的感觉传输给我们,使我们产生了与他一样或近似的情感体验。在文艺学上,这种情况叫共鸣。能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的作品就是成功的作品,能让不同时代的人产生共鸣的作品,那就是伟大的作品了。 现在,让我们带着诗人传递给我们的忧伤,走进那条细雨迷蒙的小巷中,再次去体验一下在细雨迷蒙的小巷中彳亍独行的妙处。 (集体朗诵) 六、拓展训练: 请同学们用第一人称、散文的形式,可以适当运用诗中的语句,简单的复述 “我”和“丁香姑娘”之间邂逅的故事梗概。 (注意环境、景物、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方式的运用,不超过200字左右) (示例) “我”在一个阴雨天,撑一把油纸伞,彳亍着。雨中的巷子阴暗而悠长,我的心情也被淋得湿漉漉的。我的心在期待着一位丁香一般的姑娘向我走来。奇迹竟然发生了,她出现在巷子的另一头,也撑着一把油纸伞,穿着紫色的长裙,轻轻而来,如同一个紫丁香般的梦。这姑娘似乎给这寂寥的雨巷注入了生机,“我”似乎忽然看到了希望。然而,她只是飘过了我的身边,一个照面间,只投出了“太息般的眼光”,又静静地隐去。消了颜色,散了芬,,眼光也没留住。我感到冷漠、凄清、又惆怅。 七、结语: 我们怀念戴望舒,不仅仅为他的诗,也为他的寂寞、他的幽怨、他的智慧。刚才我们虚拟了当时的情景,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真的撑着油纸伞,在一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去亲身体验和领悟他的忧郁和伤情。 八 、要求学生课后熟读《雨巷》,预习《再别康桥》。 【附板书设计】 《雨巷》的感情基调:孤独、寂寞、凄凉、痛苦、忧伤、彷徨 雨巷、篱笆墙; 诗中意象 油纸伞; 丁香姑娘。 意象的象征意义: 油纸伞——它象征着怀旧、迷蒙和浪漫。 篱笆墙——象征当时社会让人产生的哀怨和凄凉的氛围。 雨巷——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即黑暗沉闷的社会现实。 丁香姑娘—— 是作者心中的爱人,也是美好理想的象征。 教学反思:

搜索更多关于: 施秉一中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 图文 的文档
施秉一中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q37e3h8a02xzhu2l5e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