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正确地预测矿产开发的地下水问题,避免地下水害 ? 5. 。。。 §0.4 课程内容 本课主要内容:
一、水文地质学基本概念
概念、名词与术语 二、水文地质学基本原理
地下水形成基本规律——赋存、分布、运动 三、地下水科学的分析方法
? 微观——以概念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 宏观——地下水系统理论为基础的综合分析 四、应用分析——概念与原理的掌握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水资源”是可再生的资源?
2、为什么说“水资源”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第一章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1水循环
? 地球上各部位、各层圈都存在着水,各部位的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也称为水圈──水系统 ?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各部位水的联系与转化关系
? 水循环分为:地质循环,水文循环 ? 本章重点讨论水文循环
§1.2 水文循环
1. 定义—
水文循环示意图——环节或要素 2. 水文循环的划分 (1) 循环路径不同:
大循环(海-陆)与小循环(海-海,陆-陆)
(2)时空尺度不同:
全球水文循环,流域水文循环,水-土-生系统水文循环
3. 水文循环的运动规律
(1)海洋的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2)陆地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3)大陆输入水汽量与输出水量基本平衡
§1.3 水量平衡(Water balance) 一、通用水量平衡方程
1. 水文学(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物质不灭(质量)、能量守恒定律为基本原理
2. 通用水量平衡方程:区域—段—要素
I = O + (W1 --W2) = O + △W
其中,I :时段内输入区域的各种水量之和
O :时段内输出区域的各种水量之和
△W =W1 -W2: 区域内时段始末的储水量
不同区域、不同研究对象可以写出具体的水量平衡方程式
二、我国的水量平衡
§1.4 水文循环的作用
一、水文循环的作用:
通过循环—水的质量得以净化、水的数量得以再生水资源不断更新与再生,可以保证在其再生速度水平上的永续利用──也是可持续发展保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