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7.简答题3个每5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1:06: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秒一秒流来的时间”。

74.什么是借代?有哪些类型?基础

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的辞格。又叫“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人的联想,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语言生动活泼,富于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特征、标志代本体。如“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2)部分代整体。如“二孔明??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3)具体代抽象。如“你该记得从前那些烂袄袄、皮裤裤的年月吧。”4)专名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5)作者代作品。如“李坚弹肖邦,弹李斯特。”6)牌号代本体。如“一气不出吸了多少根‘黄狮子’。”7)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

75.什么是拈连?有什么修辞作用?基础

拈连是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的辞格。如“你别看我耳朵聋,可我的心不聋。”“思想这个东西,用绳子是捆不住的”。它使语言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富于表现力。同时又巧妙地连接上下文,完成语义跳跃,具有简洁、明快、使语句连贯的功效。拈连的运用大都为了发人深思。

76.什么是夸张?分几类? 基础

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的辞格。1)按意义可以分为三类。a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如“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b缩小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如“三颗粮食,收不收有什么关系?”c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如“你什么时候学会抽烟的?在娘肚子里我就会抽两口了。”2)按形式可以分为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两类。a直接夸张,是不借助其他修辞格直接进行的夸张,也叫单纯夸张。如“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b间接夸张,是通过其他修辞格进行的夸张,也叫融合夸张。如“碟子里一块像礼拜堂定风针上铁公鸡施舍下来的肉,鲍小姐用刀割不动。”

77.什么是双关?分几类?基础

双关是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辞格。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1)谐音双关,利用音同或音近造成的双关是谐音双关。如“人家笑我气管炎。”2)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在语境中形成的双重含义造成的双关是语义双关。如“多么难挨的漫漫长夜啊!”双关的两层含义,字面是次要的,言外之意是主要的。

78.什么是映衬?分几类?基础

映衬是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的辞格,也叫“衬托”。映衬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类。正衬如“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反衬如“他只能在雪白的地上去找黑塔似的虎妞。”

79.什么是层递?分几类? 基础

层递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的辞格。层递可以分为递升和递降两类。1)递升。按照事物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轻到重,由浅到深??层层加码地去排列相似语句。如“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2)递降。按照事物的变化,由大到小,由多到少,由高到低,由重到轻,由深到浅??去排列。如“老师说,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

80.什么是仿词?仿词有什么修辞作用?基础

仿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的辞格。如“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仿词可以通过对比揭示矛盾,使语言犀利深刻。仿词能给人以新鲜感,使语句凭添情趣、生动活泼,又能产生强烈的讽刺性和幽默感。仿词是灵感的产物,可以引起听读者的联想与思考。

81.怎样区分借喻和借代?应用

借喻就是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的一种比喻。在借喻里,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借代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借代也叫“换名”。由于二者都是用乙

事物代替甲事物,都不出现本体,借喻只出现喻体,借代只出现借体,所以有时难于区别。如:

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②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袁鹰《井冈翠竹》) 句中的“翡翠”和“血雨腥风”是借喻还是借代呢?一般用下列方法去判断:

第一,看它们与本体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构成的客观基础不同)。借喻是比喻的一种,它与本体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但在某一点上与本体有相似关系。如例①中的“翡翠”的本体是“海浪”,喻体与本体之间在“翠绿”这一颜色上相似,所以作者直接用翡翠来代替海浪,因此,这是借喻。借喻的喻体和本体是靠“相似点”结合的“想象的虚拟”关系,与本体无实在的联系。而借代的借体与本体之间则是相关关系,是“不可分离”的“现实的实际”关系,借体与本体之间有实在的联系。这种相关性是建立在本体自身的特征,职业诸方面的,通过名词的替代使用表现出来。如例②中的“血雨腥风”指代敌人的屠杀,因为杀人要流血,血有腥味,所以,“血雨腥风”与屠杀有相关性。这是借代。由此可以看出,借喻和借代的构成基础不同。借喻的构成基础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与本体某方面相似;借代的构成基础是本体与借体之间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跟本体有某种关系。二者区别关键在于相关相似,虽然“相似”也是一种“相关”,但“相关”并不都是“相似”。比如“枪”和“军队”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借“枪”来代替“军队”,构成借代,但“枪”和“军队”并没有相似点,所以不能构成借喻。

第二,语言格式变换不同。借喻和借代的着眼点不同,借喻的着眼点在“喻”,是要显示两种事物的类似,用喻体来刻画或说明本体。借喻往往可以变换成明喻或暗喻。如“祖国的花朵”喻体“花朵”指“少年儿童”,这是借喻,可以转化成明喻或暗喻:少年儿童像(是)祖国的花朵。又如“银鹰翱翔”,“银鹰”与飞机之间没有具体实在的关系,可换成明喻:飞机如银鹰般翱翔。因此“银鹰翱翔”是借喻。如“白帆远航”,帆是船的一部分,关

系实在,是部分代整体,不能换成明喻。特别是借代中那些具体的人,物的代用,借代只是直呼其借体而已,更不能构成比喻格式。如“红领巾”借代少先队员,不能说成“少先队员像红领巾”,由于“红领巾”和少先队员所指同一,所以“红领巾”只是直呼其代体而已。

第三,作用不同。借喻是打比方,虽然也是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但重在描写说明,描绘形象。如“银鹰翱翔”,“银鹰”让人联想到矫健的雄鹰。借代是换名,是直接把甲事物叫作乙事物,作用是代替,重在揭示特征,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如“白帆”以鲜明的特征引人注目。

82.怎样区分拈连和移就?应用

拈连是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故意把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顺势连用于乙事物的辞格。移就也是甲乙两个事情相连描述时,把原来用于形容甲事物的词语故意移来用在乙事物上的辞格。

移就同拈连,都是词语的移用,都是把适用于甲的词语用到乙身上去,很容易相混,但它们作为不同的辞格各有不同的特点,区别如下:

第一,从表达对象上看:“拈连”是用同上文有关的词语连用在下文中的修辞方式,上下文中的两类事物是无关的,只是作者通过联想,把上句中所描写的动作行为进行引申,发挥,以揭示其深刻含义。“移就”是两个事物相关连时,把本属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移到乙事物上的。

第二,从表达的内容看:“拈连”常常是从具体到抽象,而“移就”常常是从具体到具体,所移事物都是具体的。

第三,从表达形式看:“拈连”是在甲乙两事物连说时,将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含甲、乙两事物的两句必然同时出现,而且拈连词大多数是动词,少数是形容词,移用后构成动宾或主谓关系,而非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移就”不要求甲、乙两事物连说一般只出现乙句,不出现甲句,而且移就词大多数是形容词,通常是把用来形容人的,移用去作物的修饰语,移用后构成的句法关系是定语中心语的关系即偏正关系。

第四,从修辞效果看:拈连可以赋予抽象事物以具体形象,使人感到明快而又别致。移就可以很好地表现人们对事物的情感,造成一种特殊的情调,

搜索更多关于: 7.简答题3个每5分 的文档
7.简答题3个每5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qi6690n9510ttc0odx0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