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分析】(1)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
(2)物理量的测量中,一些可以直接用测量仪器测量;有一些不能由测量仪器直接测出,但可以测量另外的量,通过计算得出.; (3)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当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要控制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保持不变,只改变深度的大小,故应从第3列数据开始分析; 【解答】解:(1)塑料块受到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下,但通过定滑轮的作用,竖直向上用力就能起到同样的效果,所以,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塑料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拉力T和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作用,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塑料块处于静止状态,所以F浮=G+T,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是通过测出的拉力T和物体本身的重力G求出来的,即通过测量拉力间接测出浮力.
a、用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直接得到的,与间接测量不同;
b、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能直接测量,根据二力平衡,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拉力,通过测量拉力的大小间接测出了摩擦力的大小,属于间接测量;
c、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是直接测量出来,与间接测量不同; 故选a、c;
(3)塑料块底部所处深度分别为2cm、3cm、4cm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增大;从所处深度为4cm开始,物体排开水的体积都等于物体自身的体积保持不变,从表中数据可知,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与所处深度无关. 故答案为:(1)改变力的方向; (2)a、c; (3)无关.
15.为了测量标有“2.5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峰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电阻约为10Ω.
(1)为了完成实验,在标有“10Ω 1A”、“20Ω 1A”的两种滑动变阻器中应选用标有“ 20 Ω 1A”的.
(2)图乙为小峰同学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电压表无示数,但电流表有示数,经仔细检查,发现多连接了一根导线,将其拆掉后,电路恢复正常,请在多连接的导线上画“×”.
(3)移动滑片,将电压表示数调到 2.5 V,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6 W.
(4)查阅有关资料后得知,电压表工作时,其实内部有微弱电流通过,据此分析,所测量的额定功率偏 大 (选填“大”或“小”)
【考点】电功率的测量;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分析】(1)求出灯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分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小阻值,据此确定变阻器的规格;
(2)灯、开关、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
(3)认清电流表的分度值读数,根据PL=UL×I求灯的额定电功率;
(4)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比较实际通过灯的电流与电流表示数的大小,确定所测额定功率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1)灯正常发光时,变阻器应分去U变=U﹣UL=6V﹣2.5V=3.5V的电压,根据分压原理
=
,
变阻器的最小阻值R
变
=
×RL=
×10Ω=14Ω,故应选用“20Ω 1A”的变阻器;
(2)灯、开关、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连接灯的右接线柱与电压表的左接线柱之间的导线有误,如右图所示;
(3)将电压表示数调到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L=UL×I=2.5V×0.24A=0.6W;
(4)通过灯的电流为IL,电压表工作时,其实内部有微弱电流IV通过,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电流表的示数I=IL+IV,测量时,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PL=UL×I,而灯正常发光时的实际功率P=UL×IL,所以,PL>P,即所测量的额定功率偏大. 故答案为:(1)20; (2)如右上图所示; (3)2.5;0.6; (4)大.
四.综合应用(每小题7份,共14分)
16.图甲为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一个半径为2cm的球由于磁铁的吸引静止在盛水的玻璃管底,水深1m.移除磁铁后,球在玻璃管中上升,图乙为球在露出水面前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其中v0=0.05m/s,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移除磁铁前,玻璃管底受到水的压强; (2)球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4s的平均速度;
(3)已知球上升时受到水的阻力与其速度的关系为f=kv,球的体积用V,水的密度用ρ0表示,请推导球的密度表达式(用字母表示)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密度的计算;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1)已知水的深度和密度,利用p=ρgh计算移除磁铁前,玻璃管底受到水的压强;
(2)利用速度公式求出4﹣21s球上升的距离,球的直径,水的深度减去4﹣21s球上升的距离,再减去球的直径,即为球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4s上升的距离,再利用v=
计算球
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4s的平均速度;
(3)根据球4﹣21s时的运动状态,利用力的平衡得出球的重力、受到的阻力和浮力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重力、密度浮力公式进行推导. 【解答】解:(1)移除磁铁前,玻璃管底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1m=1×104Pa;
(2)由图可知,球在露出水面前运动的时间为21s, 根据v=
可得,4﹣21s球上升的距离:
s0=v0t=0.05m/s×17s=0.85m,
则球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4s上升的距离: s′=s﹣s0=1m﹣0.85m﹣2×0.02m=0.11m,
所以,球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4s的平均速度: v′=
=
=0.0275m/s;
浮
(3)由图可知,球4﹣21s时匀速上升,受力平衡,所以有:G+f=F根据G=mg、ρ=
可得G=ρVg,
,
又知,f=kv,F浮=ρ0gV, 则ρVg+kv=ρ0gV, 球的密度ρ=
=ρ0﹣
.
答:(1)移除磁铁前,玻璃管底受到水的压强为1×104Pa; (2)球在玻璃管上升过程中前4s的平均速度为0.0275m/s; (3)球的密度表达式为ρ=ρ0﹣
.
17.热风枪常用于工程装修、服装制造等行业.工作时,利用其吹出的热风使材料熔化或软化,从而达到去除旧漆膜、弯曲塑料管.换装瓷砖等目的,图甲是某型号热风枪的简化电路图,其中电热丝R1的最大功率为2000W,R2、R3可分别调节温度和风量,不计温度对R1阻值的影响,请解答:
(1)图乙中的P、Q处为该型号热风枪的电热丝和电动机预留安装位置,应将电动机安装在 P 处,否则 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可能损坏电动机 (说出一点即可). (2)当R2接入电路电阻为30.8Ω时,R1上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3)已知R1达到最大功率时,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温度升高了400℃,若将R1的功率调为1500W,则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温度升高了多少?设热效率相同、相同时间内吹出的空气质量相同.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1)电动机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通过电热丝加热,形成热风后从出风口吹出,由此判断电动机安装的位置;
(2)由电路图可知,当R2接入电路电阻为0Ω时,R1所在支路电阻最小,根据P=知,电热丝R1的电功率最大, 根据P=
的变形公式求出电热丝R1的电阻,当R2接入电路电阻为30.8Ω时,根据串联
可
电路电阻关系求出R1、R2所在支路电阻,
在利用欧姆定律求出通过电热丝R1的电流,最后根据P=I2R求出R1上消耗的功率; (3)根据W=Pt和Q吸=cm△t推导出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升高温度的表达式,再利用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升高的温度与R1的功率成正比即可求出空气升高的温. 【解答】解:(1)当闭合开关S后,电动机驱动风叶旋转,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电热丝加热,形成热风后从出风口吹出,
应将电热丝安装在Q处,电动机安装在P处;否则如果电热丝和电动机安装位置装反,热风通过电动机时可能损坏电动机.
(2)由电路图可知,当R2接入电路电阻为0Ω时,R1所在支路电阻最小, 根据P=由P=
可知,电热丝R1的电功率最大,其最大功率P=2000W, 得,电热丝R1的电阻:
R1=
==24.2Ω,
当R2接入电路电阻为30.8Ω时,此时R1、R2所在支路电阻: R=R1+R2=24.2Ω+30.8Ω=55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电热丝R1的电流: I=
=
=4A,
则R1上消耗的功率:
P1=I2R1=(4A)2×24.2Ω=387.2W,
(3)由P=得,电热丝R1消耗的电能:W=Pt, 由η=由Q△t=
吸
×100%得,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吸收的热量:Q=cm△t得,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升高的温度:
=
,
吸
=ηW=ηPt,
因为热效率相同、相同时间内吹出的空气质量相同,且空气的比热容不变, 所以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升高的温度与R1的功率成正比,即:△t2=
×△t1=
×400℃=300℃.
=
,
答:(1)P;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可能损坏电动机;
(2)当R2接入电路电阻为30.8Ω时,R1上消耗的功率是387.2W;
(3)若将R1的功率调为1500W,则从出风口吹出的空气温度升高了3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