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他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一课时《关爱他人》 二、设计理念
关爱他人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通过引导学生感悟关爱对他人、社会、和自己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通过逐步阐明关爱对他人应有的情怀、应把握的尺度、应讲求的策略方法,使学生掌握关爱他人的艺术,并将关爱他人落实到行动中。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关爱他人时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把握策略 能力目标
能够心怀善意、尽己所能关爱他人,注意讲究策略 知识目标
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懂得关爱他人要讲究艺术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大多数学生基本认同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正向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但部分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把得到他人的关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自己陷入困境时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但是,当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却以“这有不关我的事”为借口一走了之;在社会实践中,多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关爱他人,
1
但在实践中有的学生生表现出畏难情绪,缺乏行动力;有的学生以自我保护为由拒绝向身处困境的人提供帮助。基于以上情况有必要开展本课教学。 五、重难点和关键点 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关键点:为了让学生学会关爱提升关爱他人的艺术,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出谋划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关爱他人也需要提升艺术,明确精神帮助比物质帮助更重要。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要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尽可能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在备课时对这些问题做充分准备,以便应对课堂上的情况。 学生准备:做好预习,完成练习册的预习作业。 八、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活动一: 故事导入:盲人提灯笼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盲人一手拿着根小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手提着一只灯笼。路人问:“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道理很简单,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我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个沟坎,使我免受许多危险。你看,我这不是既帮助了别人,又帮助了自己吗?”
2
思考:大家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这个故事中悟出了帮助别人,也帮助了自己,因此我们要关爱他人)
一、关爱他人
(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环节一:感受关爱 活动二:你说我说
请你说说难忘的一次关爱他人或者被他人关爱的经历,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盲人提灯笼的故事思考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就是心怀善意的关心爱护别人。关爱就在我们身边。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爱他人可以表现为具体帮助的行动,可以表现为替他人着想的想法,可以表现为关心别人后的微笑、眼神、姿势等······
关爱他人传递着美好的情感,关爱他人给他人带来温暖、感动和力量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使社会更温暖、更文明、更进步。关爱他人不仅幸福了他人和社会,也幸福了我们自己。因此,我们说,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活动三:名言欣赏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关爱,美好生活的源泉
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生活因爱而绚丽,世界因爱而美好。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