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比较文学 考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0:38: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被动性:以自我的文化观念模式去塑造 ? 程式化:形象生成后趋于程式化、定型化 ? 偏离性:他者偏离现实中的客观存在 (二)社会总体想象物

1、定义 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 巴柔 认同性 相异性 保罗·利科 对待本土文化的态度 对待异国文化的态度 对他者的态度 意识形态的 美化 贬低 憎恶 乌托邦的 贬低 抬高 狂热 形象学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形象学的研究内容 1、注视者

(1)当代形象学研究的重心。

(2)受先见、身份、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2、他者 (1)巴柔:“对异国认识的总和”,不仅指涉人物形象。 (2)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 3、注视者与他者的关系

注视

我———————————他者

“我”眼中“他者”形象——丑陋的洋人 “我”创造出的“他者”——自卑的洋人 “他者”反映“我”形象——自满的国人 形象学的研究方法:

1、外部研究:文化层面、作家研究

2、内部研究:词汇、等级关系、故事情节 研究范例

李白乐府诗《上云乐》中的狮子形象

“五色狮子,九苞凤凰。 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 研究思路:

(1)西方文化中的狮子形象,大都象征凶猛和高贵。 (2)中国没有本位意义上的狮子。 (3)转变原因 ? 动物驯化

? 心理因素(现实的恐惧) ? 社会文化传统

平行研究

1、前提:文化的普适性与差异性 性质:文学性

具体类型:求同研究、求异研究 研究对象:内容、形式 价值:可比性

2、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区别 区别 影响研究 研究对象 有实际交往的影响联系事实 研究目的 溯源求根 研究方法 实证、考据 平行研究 无实际影响联系的各文学间、文学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 探寻文学共同规律 上升为理论新识 审美、批评 3、四点注意: (1)选择的研究对象要有严格限定。 (2)处理好不同民族文学的异质性。

(3)求同与辨异要更深地思考并提出问题。 (4)丰富的知识积累与理论修养。

主题学

1、发展 国外

? 发端:德国的民俗学研究

? 里程碑:1968年美国学者哈利·列文专论《主题学和文学批评》 国内

? 发端:民俗学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趋活跃。 2、母题与主题

母题是对事件的最简归纳;主题是一种价值判断

母题是具体的,具有客观性;主题是抽象的,具有主观性; 主题是母题的具体体现;母题是潜在的主题; 母题着眼点偏在同;主题着眼点偏在异。

母题数量有限;主题的数目在理论是无限的。 例证1:《红日》与《珍珠港》

前者的主题:宣扬革命战争的正义性。

后者的主题:渲染战争摧毁人性美好的东西。 母题:战争 例证2:《伊索寓言》中“农夫和蛇”的故事 情节:一个农夫被蛇咬的故事 主题:“怜惜恶人应受恶报”;“恶人的本性并不因受到怜惜而改变”?? 母题:农夫被蛇咬

例证3: “一个男人和多个女人”的母题 ? 拜伦笔下的唐璜。讽刺恶浊的社会; ? 《金瓶梅》中的西门庆。“戒淫”

比较诗学

1、比较诗学:(1)是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进行的比较研究。 (2)通过对各种文学现象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发现全人类对文学规律的共同认识。 (3)追求的目标是一般诗学(总体诗学) 2、诗学与比较诗学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都以文艺理论作为学科中心,都在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 (2)区别: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 3、比较诗学的产生

(1)西方比较诗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

艾田伯明确提出“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的基本看法。 (2)中西比较诗学的兴起与发展

? 严格意义上的比较诗学研究由王国维开端 ?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大陆比较诗学兴起 4、研究对象

(1)文艺理论批评体系的比较研究。 (2)理论范畴和批评术语的比较研究。 (3)理论大师或批评大家的比较研究。 5、研究类型: (1)对比研究 (2)阐发研究

(3)流变研究(一种对文学理论批评在不同国度传播和流变的研究)

接受研究

1、定义:以接受理论为基础,着重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学和读者(读者层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2、内容:

? 对同一文学作品的意义理解所产生的认识差异; ?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异域文学作品的接受; ? 不同作家对不同异域作家作品和思潮的接受;

? 异域文学进入本土后是如何被本土作家改写、再创造而终至发生变异的。

阐发研究法

1、定义:是用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解释另一种民族文学的理论和作品,即用异文化理论解释本土文化、文学。

2、名称的提出:1978年,台湾学者古添洪《中西比较文学:范畴、方法、精神的初探》。

3、研究内容: (1)、文学理论对文学现象的阐发。 例:用结构主义理论分析《救风尘》 (2)、理论对理论的相互阐发。 (3)、跨学科研究范围内的阐发研究。

4、主要的研究方式 (1)作品阐发

指运用生成于一文明中的文学理论模式去对生成于另一文明中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 例证:《常事不书:用“陌生化”原则看<红楼梦>的形式结构》 (2)理论阐发

指不同文明间文学理论的相互借鉴、阐发。如:

美国学者唐纳德·A·吉布斯的《阿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与中国古代文论》。 刘若愚的《中国文学理论》 (3)科际阐发

指跨越性的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展开对于文学作品或文学观念的分析、阐发。 如:颜元叔的《薛仁贵与薛丁山》 (4)综合阐发

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文明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现象甚至是其他学科知识不加分割地结合在一起触类旁通地加以研究。 如:钱钟书的《诗可以怨》,张隆溪的《诗无达诂》

5、 遵循原则:跨文明原则、对等互动原则、有效性原则

跨学科研究

1、研究范围:一般而言,包括三大研究范畴,即文学与其它艺术、文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文学与自然科学。 2、研究特点

? 数学化与形式化趋向。

? 对其他学科理论或艺术理论的移植。 ? 二者间关系的平行比较。

? 二者影响与渗透关系的追溯考察。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差异及互补

1、文学是一种时间艺术,绘画等造型艺术是一种空间艺术。

2、文学与音乐虽都属于时间艺术,但二者在使用媒介、摹写对象、反映现实等方面仍有各自特点。

文学与哲学

1、文学与哲学的共性与关系

没有文学的参与,哲学可以独立存在;没有哲学的介入,文学难以发展。 2、哲学对文学的影响

? 某种新的哲学思潮往往率先对固有的文学观念和传统给予冲击。 ?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本身就是以文学为对象的哲学思考。 ? 文学作品离不开哲学思想的影响

文学与宗教

1、文学的产生与宗教

搜索更多关于: 比较文学 考试题 的文档
比较文学 考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qpsl6q2oi38ccg96pd9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