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10班“空中领航”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性质
本课程作为飞行技术本科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飞行技术本科专业学生掌握基本飞行技术、导航技术能力的重要的课程。结业考试不仅能全面检查学生在领航基础、领航方法、领航准备和实施、仪表进近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还着重考察学生在导航仪表的使用、航图和飞行程序的应用等方面的实践能力。
二、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2010年12月24日下午16:15-18:15,考2小时。
三、考试题型
1、填空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2、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5题,共10分)。 3、简答题(共1题,共6分)。
4、仪表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共20分)。(本题型为新增题型,要求学生认真复习课本上的仪表应用和习题集上的仪表练习。)
5、计算画图综合题(共3题,共44分)。
四、各章所占比例
1、领航基础、地标罗盘领航及地面准备空中实施(绪论、第一章至第四章及第六章)占10%。 2、无线电领航(第五章)占50%左右。
3、仪表进近着陆(第七章、第八章)占40%左右。
五、考试注意事项
1、考试时须携带计算尺、向量尺、2B铅笔、橡皮等用具,考试期间不得互借。
2、考试中的画图题必须用尺子和铅笔作图,用钢笔或未用尺子作图将适当扣分。
3、专业词汇可用英文缩写代替。
4、不得将手机、有通信和记忆功能的电子设备带入考场,否则按违纪处理。
5、考试时间为2小时,考试开始后半小时内不得交卷;非特殊情况,考试期间禁止离场,若需离场按交卷处理。
六、考试大纲具体要求
1、领航基础、地标罗盘领航及地面准备空中实施(绪论、第一章至第四章及第六章)占10%。 (1)0绪论:理解空中领航的基本问题,了解其基本任务。
(2)1.1地球知识:理解磁差、航线角、航线距离的概念,理解大圆航线和等角航线的特点。
(3)1.2常用航图:理解地图三要素、地图比例尺、地物表示形式、地形表示方法。了解地图失真,理解地图投影按失真性质分类,了解哪些投影图是等角投影。
(4)2.1高度的测量计算及飞行高度层:理解几何高度、气压高度的分类及其基准面、关系。了解高度表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气温误差,掌握气温误差的修正方法。理解过渡高度、过渡高度层、过渡层,掌握高度表拨正程序。掌握最低安全高度的概念和最低飞行高度层的确定方法。
(5)2.2航向的测量计算:理解航向的概念、分类及罗差的概念。了解各种罗盘分别测量什么航向,是否存在罗差。
(6)2.3空速的测量计算:理解空速中的IAS、TAS、Ma数。了解空速表是如何工作的。掌握IAS与TAS换算方法。
(7)2.4时间的测量计算:理解经度改变量与时间的关系,掌握区时、北京时、世界时的定义及换算。
第 1 页 共 3 页
(8)2.5基本领航计算:掌握距离和速度单位的换算,掌握三角指标、圆指标、海里指标的尺算法。 (9)3飞机在风中的航行规律:理解航行风与气象风的概念、风向的换算。理解航迹角和地速的概念。理解航行速度三角形的构成及八个元素,特别是偏流、风角的概念及其含义,掌握根据风角判断侧风的方法。掌握航行速度三角形各元素之间的运算关系。了解空速、风速、风向变化对偏流、地速的影响。
(10)4.1应飞航向和应飞时间:理解应飞航向和应飞时间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尺算偏流、地速、应飞航向的方法。
(11)4.2确定飞机位置:理解地标定位中辨认地标的三个环节、观察辨认的四要素。掌握按两实测位置、航迹角和地速推测位置的方法。
(12)4.3航迹检查:理解偏航距离、偏航角的概念,掌握尺算偏航角的方法。理解偏航产生的三种原因,特别是修正偏流不正确这一原因。掌握按两个实测位置进行全面检查的方法。
(13)4.4修正航迹:理解偏离角的概念及尺算方法。掌握按新航线修正航迹的方法。理解航迹修正角的概念,掌握按航迹修正角修正航迹的方法。
(14)4.5计算空中风:了解尺算空中风的方法。
(15)6领航地面准备与空中实施:了解最少携带油量的计算、离场方法、转弯方法、进场方法、迷航的特殊情况处置与复航方法,掌握上升率、下降率的计算方法。
2、无线电领航(第五章)占50%。 (1)5.1无线电领航概述:理解位置线与对应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及其具体的导航设施。掌握莫尔斯电码的组成。
(2)5.2无线电方位:理解无线电方位线和径向线的概念,理解RB、QDM、QDR的基本概念和含义,理解无线电方位的两条变化规律。理解ADF系统和VOR系统的组成、测量角度、工作频率、作用距离、识别码和莫尔斯电码个数、方位指示器,理解ADF系统和VOR系统的区别。掌握ADF指示器、RMI、CDI、HSI的显示、认读及使用,掌握利用方位指示器认读、显示三个方位角的方法,理解各种方位指示器之间的的异同。 (3)5.3进入预定方位线:理解进入预定方位线的判断方法,掌握利用方位指示器判断进入预定方位线的方法。
(4)5.4向电台飞行:理解向台飞行的两种方法和被动向台轨迹形状,理解向电台判断偏航的方法及TKD计算方法,掌握利用方位指示器进行向电台检查航迹的方法。理解利用新航线角和航迹修正角向电台修正航迹的方法,掌握利用方位指示器进行向电台修正航迹的方法。理解向电台切入预定航线和切入指定方位线的方法,掌握利用方位指示器进行向电台切入的方法。
(5)5.5背电台飞行:理解背电台判断偏航的方法及TKE、DA计算方法,掌握利用方位指示器进行背电台检查航迹的方法。理解利用新航线角和航迹修正角背电台修正航迹的方法,掌握利用方位指示器进行背电台修正航迹的方法。理解背电台切入预定航线和切入指定方位线的方法,掌握利用方位指示器进行背电台切入的方法。
(6)5.6VOR/DME领航方法:理解询问-应答工作方式测量斜距的原理,理解DME台的工作频率、工作容量、测距范围、识别码和莫尔斯电码个数。了解VOR/DME向背台、进入预定方位线,掌握沿DME弧飞行的方法。
(7)5.7无线电定位:理解无线电定位的四种方式及对应的系统。掌握利用RMI实现同时双台定位的方法。了解利用ADF指示器和HSI或CDI实现定位的方法,以及利用VOR或NDB结合DME实现定位的方法。了解单台定位的方法,了解双台定位的交角范围及最佳值。
3、仪表进近着陆(第七章、第八章)占40%。
(1)7.1程序构成及标准:理解仪表进近程序的结构及每个航段的功能。理解传统的仪表进近程序的分类方法及主要系统,掌握精密进近和非精密进近的区别。理解起始进近阶段的仪表进近程序的四种基本形式。理解仪表进近的飞机分类、转弯率的概念,掌握起始进近航段、等待程序实际中如何选择坡度的方法。了解进近程序中各阶段的超障余度。理解下降梯度的概念、最后进近航段的最佳下降梯度、下滑角。
(2)7.2转弯诸元的计算:掌握利用坡度或转弯率以及转弯速度综合拉尺计算转弯半径的方法。 (3)8.1沿直角航线起始进近方法:理解直角程序的构成、出航时间的规定、出航计时的规定、出航航迹的控制方法。掌握直角程序图的基本数据的认读及结合机型进行无风数据的计算。理解对风修正的目的,掌握风的分解以及利用机型数据K1、K2进行风的修正的方法。掌握地图上及RMI或HSI划分扇区的方法以及判断
第 2 页 共 3 页
加入的方法。理解标准与非标准等待程序的概念、等待程序出航时间的规定。理解等待程序和直角程序的主要区别。
(4)8.2沿修正角航线起始进近方法:理解修正角程序的构成、出航时间的规定、出航计时的规定、出航航迹的控制方法。掌握修正角程序图的基本数据的认读及结合机型进行无风数据的计算。理解对风修正的目的,掌握风的分解以及利用机型数据K1、K2进行风的修正的方法。了解修正角航线的加入方法。理解修正角程序和直角程序的主要区别。
(5)8.3四转弯过程中的判断与修正:掌握利用方位指示器进行四转弯偏航判断及偏差的修正方法。 (6)8.4非精密进近程序的五边进近:掌握利用方位指示器五边向台航迹偏航判断方法,了解五边向台航迹偏航的修正方法有哪些。理解五边进近高度的控制方法,掌握利用地速和下降梯度计算下降率的方法。理解非精密进近的着陆最低标准以及复飞点的概念,掌握非精密进近复飞决断的方法。
(7)8.5精密进近程序的五边进近:理解ILS系统的功用和分类,以及每一类的着陆最低标准。理解ILS系统3种地面台的安装位置及ILS系统的识别码和莫尔斯电码个数,理解航向台和下滑台工作频率、作用距离,了解指点标灯颜色。掌握利用HSI或ADI切入航向道和下滑道的方法。掌握利用HSI或ADI判断飞机偏离航向道和下滑道的方法及修正方法。掌握精密进近复飞决断的方法。掌握下滑台不工作或执行背航道进近采用非精密进近程序的方法。
第 3 页 共 3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