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V 1.5V C.1.5V 7.5V
B.7.5V 1.5V D.1.5V 6V
【分析】由图a可知,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V2测两电阻串联电压,即电源电压,电压表V1测电阻R2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特点确定电压表量程与分度值,读出电压表示数,然后由串联电路特点求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
【解答】解:(1)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V2示数应大于电压表V1示数,而两电压表指针位置相同,则电压表V2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电压表示数UV1=7.5V;电压表V1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电压表示数UV2=1.5V;
(2)电阻R2的电压U2=UV1=1.5V,电阻R1的电压U1=UV2﹣U2=7.5V﹣1.5V=6V; 故选:A。
二、多项选择(本大题共3小题,毎小题3分,共9分,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的错得0分,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1.(3分)以下内容摘自小明学习“内能”一章时的课堂笔记,其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 B.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燃料的热值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D.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 【分析】(1)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
(2)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与燃料的热值和燃料的质量有关;
(4)根据Q=cm△t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改变的少;
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但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小。因此,在白天同样吸热时,沙子的温度升高的快,水的温度升高的慢;夜晚同样
放热时,沙子的温度降低的快,水的温度降低的慢。
【解答】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A错误;
B、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 C、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与燃料的热值和燃料的质量有关,故知道燃料的热值,不能判断燃料燃烧释放热量的多少,故C错误;
D、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D正确; 故选:BD。
12.(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若小灯泡L、电阻R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则此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
A.电阻R短路
B.灯泡L短路
C.电阻R断路
D.灯泡L断路
【分析】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压表有示数可知,电压表两接线柱与电源之间是通路,然后根据小灯泡不亮结合小灯泡L、电阻R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电阻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因电压表有示数,
所以,电压表两接线柱与电源之间是通路,
则造成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是灯泡L短路,也可能是电阻R断路,故AD错误、BC正确。 故选:BC。
13.(3分)如图为某同学实验时所用电路,电路中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20Ω,灯泡L上标有“2.5V 1.25W”,电源电压恒为4.5V,实验时操作正确并保证电路各器材安全。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影响。则在闭合开关S后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 )
A.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5 A
B.灯泡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12W C.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2.25W D.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为4Ω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求出灯泡的额定电流,然后结合电流表的量程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电阻和电路中的最小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根据P=UI求出该电路的最大功率;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压表示数的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灯泡的功率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I2R求出电路的最小功率。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根据P=UI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 I额=
=
=0.5A,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最大=IL额=0.5A,故A正确; 由I=可得,灯泡的电阻:
RL===5Ω,
电路中的最小总电阻:
R总小===9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R滑最小=R总小﹣RL=9Ω﹣5Ω=4Ω,故D正确; 该电路的最大功率:
P最大=UI最大=4.5V×0.5A=2.25W,故C错误;
(2)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和欧姆定律可得: 电路中最小的电流I最小=灯泡的最小功率:
PL最小=I最小2RL=(0.18A)2×5Ω=0.162W,故B错误。 故选:AC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4分)腌制鸭蛋是通过 扩散 使盐进入鸭蛋中;烧水煮鸭蛋是利用 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鸭蛋的内能。
【分析】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解:把鸭蛋放在盐水里一段时间,鸭蛋就变咸了,这就是鸭蛋与盐之间的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表现;
烧水煮鸭蛋,鸭蛋吸热、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鸭蛋的内能。 故答案为:扩散;热传递。
15.(4分)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排斥乙,乙吸引丙。如果丙带正电,则甲带 负 电;在金属、石墨、玻璃三种物体中, 玻璃 属于绝缘体。
【分析】(1)物理学中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即可判断。 (2)容易导电的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叫绝缘体。
【解答】解:三个物体都带电,甲排斥乙,说明甲、乙带有同种电荷;
乙吸引丙,说明乙、丙带有异种电荷,又知道丙带正电,则乙一定带负电,甲也一定带负电。
=
=
=0.18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