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喂量:依据龙虾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要求的不同。幼虾期(5cm以内)对蛋白质要求较高;中虾期(5-10cm
相应减少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成虾期(10cm以上),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则更低。投喂应根据虾的摄食情
来确定,按多食多投,少食少投,不食不投为原则。一般生长旺季(5-9月)每天投喂量应根据虾体重的5%-8%,季节为1%-3%。具体投喂量应根据养殖池中天然饵料的丰欠和吃食情况灵活掌握。 投喂方法:为沿池边均匀泼洒投喂。遵循“少量多投,日少夜多,均匀投洒”的原则。
投喂次数:每天投喂2次,投饵时间分别为上午7-9时和下午5-6时。在春季和晚秋水温较低时,也可一天喂一安排在下午3-4时投喂。日喂2次应以傍晚为主,因龙虾有晚上摄食的习性。下午投喂量占全天的60%-70%。 十一、病害防治
龙虾养殖期病害以预防为主。主要防病措施是:彻底清塘消毒,使用检疫的健壮虾苗,合理控制放养密度,适量
喂优质饲料,避免使用霉变的饲料,加强饲料的管理;保持良好底质和水环境,养水保水,不盲目大排大灌,疾病季节应适量投喂饵料(不含违禁药物成分的中草药等)和合理使用消毒剂或底质改良剂。
在预防过程中,用到的药物消毒剂以及改良剂,必须有厂家证明,药物成分说明,保证药物不含有违禁压迫物成监管人员必须事先登记够方可使用,记录存档。 十二、捕捞运输
龙虾经过3-4个月的养殖达到上市规格时收获,条件好的时候,2个月就可以上市。收获时先采用“地笼”捕捞大留小,分级归类。
龙虾先捕捞到基地存虾池,通过干运法运往市场。
生产流程图
虾苗采购、运输、放养流程 发表时间:2009-02-05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475
对于虾苗的采购,要开展广泛的市场调查,对虾苗来源地进行认真的选择筛选,确定虾苗来源的渠道。 一、虾苗的检测
1、水质:虾苗在进入塘口前,要对塘口的水质进行检测,外购虾苗时,要对来源地的水质进行相关检测。 2、来源:专门人员监察并确认虾来源于指定地点(大湖、大河、塘口),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来源的虾苗应予以拒收。
3、虾的活性:虾苗过秤前需装入竹筐中(竹筐需用网布使虾和筐子隔开)由检测人员需挑拣死虾、病弱虾,并需通过目测对虾的活动力(强、中、软)以及虾壳颜色、软硬做观察和记录。
二、虾苗的运输:由虾苗供应方进行运输,公司可派人全程监督虾贩的运输。
1、包装:过秤完毕需分规格(初步分两个规格:5cm以下和5cm以上)包装,装运工具可采用塑料筐或网格,制作竹筐的材料要求宽度大一些,还可以用塑料筐子(带小孔,但不能太大使虾苗漏出),网格和筐子最底层需铺水草,以此往上隔层铺草,每个筐子装10-15斤虾苗。
2、运输:运输采用密封,保证虾苗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风吹日晒,同时仍要保证车厢内的通透性。运输途中时间过长(一个小时以上)需洒水,保证虾苗不能脱水时间过长。
为了进一步减少运输过程中对虾苗的损伤,提高虾苗的质量和成活率,可以考虑湿运同时增氧。 三、塘口放养
1、塘口准备:虾苗投放前,先确认准备接受虾苗的塘口,根据塘口的条件进行安排,条件相对优越的则首先考虑放养虾苗。
2、接受:首先进行分拣,分拣出不合格的虾苗和分出整齐的规格,然后进行过秤,同时做好记录。
3、消毒:虾苗进入基地需要进行消毒,消毒采用食盐,比例在1%-2%。消毒方法采用药浴的方法,虾苗浸泡60秒左右反复3-4次。
4、放养:消毒完毕放虾进塘,放苗在塘口埂坡脚四周(1米平台处)进行,放虾苗有3种方法。
a、放虾时人工手抓分散抛入塘中 b、人工手抓虾苗搅拌进水
c、可采用打开网格或倾斜塑料筐让虾苗自行爬入塘中。
5、增水:放养虾苗前塘口水位在10-15cm范围内,放苗完毕后塘口增水10-15公分。
6、其他放苗注意事项:放苗应避免气温过高,阳光暴晒,一般多在晴天的早晨和傍晚,阴雨天放苗。 四、虾苗的后期塘口检验
1、虾苗入塘前挑拣并统计病死虾苗,并需通过目测对虾的活动力(强、中、软)以及虾壳颜色、软硬做观察和记录。
2、按货源10%进行抽样放入网箱进行暂养(2—3天),暂养期间观察虾苗活动能力并做好记录,暂养结束后再次观察虾苗活动力并统计成活率。 五、人员配置
1、成立虾苗验收小组,每个小组初步预设4个人,每个采购捕捞现场需安排1-2人对虾苗进行现场检测,塘口接受时安排1-2人进行验收。
2、虾苗运输环节每个单位需安排1司机、1跟车人员(观察及时观测虾苗情况,做好补水等保护虾苗的工作)。 3、基地人员需专人负责虾苗的消毒、投放,以及虾苗投放的记录工作(数量、质量),具体人员安排数量根据虾苗运输到塘数量而定。
4、不同环节工作人员在此流程运行阶段尽量杜绝临时性换岗行为。 5、虾苗采购前需要对不同环节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注:工作人员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对虾挤压伤害。
亲虾培育苗种方法 发表时间:2009-01-07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383
10个月龄以上的龙虾基本都达到了性成熟,性成熟的龙虾每年9-10月份交配产卵,仔虾在春天出来称为春仔。也有4-5月交配产卵的,仔虾在秋天出来称为秋仔。通常情况下,在水温达到18—20℃时,亲虾孵化,孵化时间大约在15-30天。与自然界中在部分生物一样,雌虾在抱卵孵化时期,表现出母体的护幼习性,小虾会附着在雌虾尾部副肢上,得到虾妈妈的保护。 一、苗种繁育的具体形式
1、专门的苗种繁殖池,等虾苗完全离开母体后取出虾苗投入成虾池中进行养殖;
2、直接在成虾池进行苗种生产,虾苗完全脱离母体后,捕出亲虾留小虾在池中进行成虾养殖; 3、对于养殖塘口有意识留部分成品虾在原池中,作为亲虾待其繁殖苗种后,捕出亲虾。 二、亲虾投放的流程
池塘准备→亲虾挑选→运输→下池→人工配种(合理雌雄比例)→抱卵亲虾的养殖管理→产仔后亲虾的捕捞→稚虾的养殖管理→幼虾养殖管理→虾苗捕捞→成虾养殖 三、苗种繁育池塘的要求
池塘面积的大小视生产规模灵活掌握;
淤泥保持在10cm左右,塘底深水区,浅水区搭配合理; 池中间有土堆和隐蔽物供龙虾栖息; 进排水系统正常; 水深保持1m以上左右; 投放前塘口的准备;
亲虾入池前15天,每亩用100kg左右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放苗前10天,每亩用200-300kg的腐熟有机肥进行水质培养;
然后进水,水位应保持在1m以上,进排水口处要求用60目以上的过滤网过滤,防治敌害进入; 水生植物要求不低于塘口面积的1/3,且有适量的隐蔽物; 四、亲虾的选择(苗种繁育亲虾可在上年9-10月或当年3-4月选择) 1、选择性腺发育丰满,成熟度好,腹部饱满有肉的雌虾为亲虾 2、颜色暗红或黑红色,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
3、个体大,雌雄体重都应在8钱以上,雄性个体应大于雌性个体
4、亲虾要求,附肢齐全,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躯体光滑,活动能力强的个体 ◆外购亲虾注意事项 来源--- 正规,不是倒手虾 生存环境---清洁水体,天然无污染 捕捞方法---轻捕轻拿,眼疾手快
脱水时间---时间越短越好,最长不应超过2小时
运输方法---不挤压,保湿,避免阳光直射,缩短运输时间
投放亲虾需试水,消毒---试水2到3次,用3%左右食盐水消毒3-5分钟 投放密度和雌雄配比:投放密度 建议每平方3只(平均规格10钱)
雌雄配比 建议2(雌):1(雄) 五、亲虾的培育管理
良好的水质:定期加注新水,更换池水,有条件的塘口可采用微流水
饲料方面:亲虾由于性腺发育的营养需要,对动物性饲料需求量大,因此必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投入,早晚各投喂
一次,上午投喂全天投喂量的30%,傍晚投喂占全天投喂量的70%,全天总投喂量为存塘亲虾总重量的3%--5%。但还是要参照投饵的四看原则:看天气,看摄食情况,看水质,看虾况。
饲料品种:1.龙虾配合饲料 2.螺蚌肉,杂鱼,动物下脚料3.玉米,麦麸,小麦等。动物性饲料应切碎,植物性饲料浸泡后撒喂
每天巡塘管理:检查摄食,水质,交配,产卵,防逃等情况。及时清除残饵,修补防逃设施,确定加水,换水的时间和量。及时补充水草及活螺蛳。 亲虾的越冬管理
越冬的亲虾基本不摄食,消耗很大,因此越冬前必须加强投喂,增强亲虾体质,为安全越冬储备营养,水温降低至10℃以下,亲虾基本入洞越冬,很少出水活动,此时应增加水位,保证洞穴有水或潮湿,但水位不宜超过洞口,应比洞口略低,否则龙虾会从新打洞。亲虾进洞后沿塘口四周铺一层薄薄的植物秸秆如:稻草,芦苇,香蒲等,主要用于保暖和为越冬前产出的仔虾提供隐蔽。
当塘口水位加足后,要施放肥料,保持水质的一定肥度,一般每亩施200斤/亩,堆于塘口的四角或四边水中。冬季水质受天气的影响较大,极易变清,根据实际的情况必须及时追施肥料。保持30cm—40cm的透明度。主要用于为春天的仔虾提供适口的饵料,提高其成活率。在开放式洞口附近应适当的投料,冬天的晴天亲虾也会出动活动摄食。 注意:天寒天气要破冰,防缺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