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四个装有水的敞口容器,同时同地放在阳光下,其温度、水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情况相同,比较可知,C选项中水的表面积最大,所以水蒸发最快。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要会从分析中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解答。 2.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根据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进行判断,在a、b间接入导体,小灯泡发光,接入绝缘体小灯泡不发光。 【解答】解: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
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铁钉是导体,其余是绝缘体,所以要使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能够发光,在a、b间应接入铁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导体和绝缘体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3.
【分析】明确电池的构造,同时分析其内部非静静电力的类型,从而明确电池是将什么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
【解答】解:A、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电池可以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故B符合题意; C、核电站将核能转化为电能,故C不符合题意; D、水电站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电池是利用非静电力对电荷做功而将其他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在学习中要注意各种电荷消耗了哪种形式的能来转化为电能的。 4.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解答】解:在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不一会儿,整杯水变成了红色,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需掌握: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
【分析】电流的热效应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结合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
电风扇和滚筒洗衣机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扬声器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只有电水壶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是一道基础题。 6.
【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故选:A。
【点评】本题是比较基础的知识组合在一起,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是一道好题,中考常考的题型。
7.
【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据此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作答。
【解答】解:A、水往低处流是水受到重力作用的结果,与惯性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磁铁可以把铁钉吸过来靠的是磁力,与惯性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就越大,是因为弹簧受到拉力的作用,与惯性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百米跑运动员抵达终点时无法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新课改要求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中像此类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题目经常出现。 8.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理解质量的概念和特点。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的大小与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等无关。
【解答】解:运动员的质量是70kg,当运动员进行跳伞练习,在下落阶段,质量与位置、速度无关,所以他的质量不变,仍为70kg。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质量概念的理解,并与实际事例相联系。 9.
【分析】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AB、照相机成倒立的像,由图知AB错误; CD、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图知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照相机的成像原理,难度不大。 10.
【分析】功率等于功与时间的比值,求得每一个选项的功率判断即可。 【解答】解:功率等于功与时间的比值, A、功率P1=
=
=5W;
B、功率P2===10W;
C、功率P3===8W;
D、功率P4===9W;
所以,B的功率最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功率的计算,是一道基础计算题。 11.
【分析】设正方体的重力为G,底面积为S,甲乙两图中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总重,分别得出甲乙中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表达式,根据p=,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解答】解:
设每个正方体的重力为G,底面积为S,甲乙两图中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总重, 甲图中对地面的压力:F甲=5G,受力面积:S甲=3S; 乙图中对地面的压力:F乙=3G,受力面积:S乙=2S; 根据p=可得,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p甲:p乙=
=×=×=×=10:9,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运用,关键是明确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