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2课时 力与直线运动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4 23:37: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2课时 力与直线运动

考点

1.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v=v0+at. 12

位移公式:x=v0t+at.

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速度和位移公式的推论:v-v0=2ax.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t==

222

xv0+v.

t2

2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Δx=xn+1-xn=aT. 2.解题思路

建立物体运动的情景,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并在图上标明相关位置和所涉及的物理量,明确哪些量已知,哪些量未知,然后根据运动学公式的特点恰当选择公式求解. 3.刹车问题

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常用逆向思维法,应特别注意刹车问题,要先判断车停下所用的时间,再选择合适的公式求解. 4.双向可逆类

全过程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故求解时可对全过程列式,但需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及物理意义. 5.平均速度法的应用

在用运动学公式分析问题时,平均速度法常常能使解题过程简化.

例1 (2019·湖南娄底市下学期质量检测)如图1所示水平导轨,A、B为弹性竖直挡板,相距L=4m.一小球自A板处开始,以v0=4m/s的速度沿导轨向B运动,它与A、B挡板碰撞后均以与碰前大小相等的速率反弹回来,且在导轨上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为使小球停在AB的中点,这个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 )

图1

42222

A. m/s B.0.5 m/s C.1 m/s D.1.5 m/s 7答案 A

1

解析 物体停在AB的中点,可知物体的路程s=nL+,n=0,1,2….由v-v0=2as得,|a|

2=

42

,n=0,1,2….代入数据解得|a|=m/s.n=0,1,2…,将选项中加速度大小12n+12?nL+L?

2

L22

v02

代入上式,可知只有A项正确. 变式训练

1.(多选)(2019·广东清远市期末质量检测)高铁进站近似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C三个位置,已知AB=BC,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为30m/s,BC段的平均速度为20 m/s.

根据这些信息可求得( ) A.高铁经过A、B、C的速度 B.高铁在AB段和BC段运动的时间 C.高铁运动的加速度 D.高铁在AC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 AD

解析 设质点在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vB,vC,根据AB段的平均速度为30m/s,可以得到:

vA+vB2

=30m/s;根据BC段的平均速度为20 m/s,可以得到:

2xvB+vC2

=20m/s;设AB=24 m/s,

=BC=x,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

20m/s30m/s

xx=24m/s,所以有:

vA+vC2

联立解得:vA=34 m/s,vB=26 m/s,vC=14 m/s,由于不知道AB和BC的具体值,则不能求解运动时间,因此无法求出其加速度的大小,故选项A、D正确,B、C错误.

2.(2019·全国卷Ⅰ·18)如图2,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满

44t1足( )

HHt2

图2

A.1<<2 t2

t1

B.2<<3

t2t1

2

C.3<<4 答案 C

t2t1

D.4<<5

t2t1

解析 本题应用逆向思维法求解,即运动员的竖直上抛运动可等同于从一定高度处开始的自

由落体运动的逆向运动,所以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

4

32×H4

H2×4

HH,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g4

t1=

2Hg-

t21t2

,因此有==2+3,即3<<4,选项C正确. gt12-3t1

考点

1.v-t图象

直线运动图象的应用

(1)图象意义:在v-t图象中,图象上某点的切线斜率表示对应时刻的加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2)注意:加速度沿正方向不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2.x-t图象

(1)图象意义:在x-t图象上,图象上某点的切线斜率表示对应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注意:在x-t图象中,斜率的绝对值逐渐增大,则物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物体做减速运动. 3.基本思路

(1)解读图象的坐标轴,理清横轴和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和坐标点的意义. (2)解读图象的形状、斜率、截距和面积信息. 4.解题技巧

(1)应用解析法和排除法,两者结合提高图象类选择题的解题准确率和速度. (2)分析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与坐标轴交点等特殊点和该点前后两段图线. (3)分析图象的形状变化、斜率变化、相关性等.

例2 (2019·甘肃兰州市第一次诊断)如图3甲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运动,t=0时刻开始计时,3s末撤去F,物体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其v-t图象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阻力恒定,取g=1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3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2课时 力与直线运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rfwm78hz25nrap1rg1l036aw5tvxo00xm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