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测试题 日积月累(一)
1.我们经常用龚自珍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那些默默无闻,甘愿奉献的人。
2.大自然虽然不言,但是是有感情的。冬寒尚未退尽,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临了。诗中虽然没有“元旦”,但写的却是迎春的情景。出自(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
4. 这是一首情意绵长的思乡曲。诗人自己积淀于心中的故园之思是深沉的,被笛声中的乐曲一触发,便更是不可收拾,广漠无际地延伸开来,仿佛充塞於整个洛阳城,洛城便成了思乡的愁城。诗人( )挥笔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
?
1
?
5. 诗人( )静卧船舱,仰看蓝天白云。咦,满天云朵怎么定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呢?转瞬之间诗人就恍然大悟了: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呢!
6. 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于是诗人( )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3、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4、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5、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6、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日积月累(二)
1. 1949年4月周恩来在《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中的一句爱国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邓小平生前有不少极具深刻哲学思想
?
2
?
文化内涵的名言是广泛流传于世的,其中,尤其以他生前曾经亲口所说的两段名言最为世人所熟悉,一是他的“猫论”,二就是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鲁迅的“民魂”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巴金在1981年出版的《探索集》的后记里写道:“我说过,是大多数人的痛苦和我自己的痛苦使我拿起笔不停地写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但绝不是为了美化自己。”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3、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进步。(鲁迅)
4、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他,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巴金)
日积月累(三)
1.《老子》中有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人们做人要讲诚信。
?
3
?
2.孔子认为“______________ ”,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脚。因此,统治者必须“取信于民”。 3. 《庄子》中有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有句俗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以为这句话作注。这句话劝告人们,要以真诚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虚伪。 4. 《礼记·中庸》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袁氏世范》
1、 轻诺必寡信。《老子》 2、 民无信不立。《论语》
3、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4、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也,人之道也。《礼记》 5、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
日积月累(四)
?
4
相关推荐: